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佛要教化众生的什么呢?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大安法师时间:2019-06-26 05:17:20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我等刚强众生。那要调伏刚强众生用什么方法呢?要讲经说法,要让他知道生命的真相、真理。  那真理是什么?就是谈因果问题,所以知苦乐法。为什么要谈四圣谛?

佛要教化众生的什么呢?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我等刚强众生。那要调伏刚强众生用什么方法呢?要讲经说法,要让他知道生命的真相、真理。

  那真理是什么?就是谈因果问题,所以知苦乐法。为什么要谈四圣谛?要谈我们众生的生存境界是苦的,八苦交煎的。我们众生在这迷惑颠倒,在苦中还不意识到苦,所以这个世间就叫娑婆。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很难忍受,但是这个世间的众生还能够忍,忍到麻木的程度,还以苦为乐。

  所以佛要告诉这个世间的苦境。这位悉达多太子,他为什么要出家?也是见证到生命的生老病死啊!当我们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毫无意义,无常啊。所以我们众生正因为有衰老,有疾病,有死亡,才构成了佛来这个世间的必要性,才有着我们去学佛的必要性。

  所以要讲“苦集灭道”。苦要认知,这才有点智慧,叫苦谛。然后进一步追溯,由这个苦果追溯它的原因,就是集谛,集的召感性,就是烦恼。然后给我们讲灭,灭就是寂灭,出世间的安乐的境界,以及达到这个涅槃寂静的方法,道谛。苦集灭道是谈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因果,这里就包含着苦乐法。众生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但是我们对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们都是颠倒的,对避苦和趋乐的方法更不了知,所以佛要讲说这些佛法——知苦乐法。

  ——《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意》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成语名称以讹传讹成语拼音yǐ é chuán é成语...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