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贾岛《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3-06 06:01:57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贾岛《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贾岛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贾岛《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贾岛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赏析:

诗人以一枝斑竹赠给友人作手杖,顺手写下这首小诗。梁浦秀才,生平不详。贾岛诗风尚平淡,多写身边之事,或描绘自然风景;但能于平淡中写出隽永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

此诗便是一例。

诗之前二句写斑竹拄杖之由来。遍山绿竹,遍地修篁,并不是每一根都是适宜做手杖的材料。它须经过一番精心的选择 。“拣得林中 ”四字,出语平淡,但却反映了诗人找遍竹林的过程,而他对友人的一往深情,也正包含在这一过程之中。他最后拣得最细的一枝 ,方才心满意足 。“拣得”之“得”字,“最细枝”之“最”字,似乎洋溢着喜悦之情。也许他应当马上拿回去做成拄杖 ,以送给友人 。但他却盘桓竹下,揣摩此竹何以特别细的缘因,得出了“结根石上长身迟 ”的结论。原来竹子的根生在石头的罅隙中,土壤无多,养分不足,所以长得很慢、很细。诗人何以作这般细致的分析,古人谓填词需用一些浅语、俚语 、痴语、闲淡语、无理语、没要紧语。诗词同理,小诗尤似小词,加上这样的闲语、痴语,正可以增添情趣 。贾岛此种手法 ,盖从王摩诘来 ,前人曾云:“王维车网川诸诗,近事浅语,发于天然。郊、岛辈十驾何用?”(见《批点唐诗正音》)虽系小词,谓其学而未工,但总是学到了一些,此诗便带有“近事浅语,出于天然”的意味。

诗之后二句,较为秾丽,原因在于用典 。“莫嫌滴沥红斑少”,似宕开一句 ,其实仍承前句意脉,并照应题意。就其语气而言,则又似对友人说话,其中含有一种抱歉的心情,希望给予谅解 。“红斑”事见《博物志史补》,云:“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也说 :“当日娥皇、女英(按:即二妃名),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称湘妃竹 。”原来这枝斑竹,带有如此美丽的神话传说,以之作杖赠友,愈见其情谊之深切 。竹上斑少 ,是由于“湘妃泪尽”,此盖伤心之事,然却以淡语出之。在此情况下,谁还能嫌弃这枝斑竹呢?友人自然无话可说了。这两句语淡而意深 ,似乎藏有机锋,它叫友人再也推辞不得,只好将拄杖收下。诗人高妙之构思,令人惊叹。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古诗原...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_1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_1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魏晋...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