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沈佺期《喜赦》诗歌赏析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22-11-07 06:04:58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沈佺期《喜赦》诗歌赏析喜赦 初唐 沈佺期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 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沈佺期《喜赦》诗歌赏析 喜赦

初唐 沈佺期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

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

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

还将合浦叶,俱向洛城飞。

赏析:

武则天当政时,张易之兄弟宠幸至极,权倾朝廷。

杜审言、崔融、阎朝隐、宋之问等一批文人多与其赋诗唱和,有的甚至为其代笔赋诗,不同程度地阿附于他们。

武则天病危时,权争激烈,张易之兄弟被张柬之等所杀。这些文人也株连流放岭南。沈佺期以“坐赃”罪于中宗神龙元年(705 )春流放驩州崇山(今广西崇左县),第二年春遇赦,作这首《喜赦》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诗的题目直书《喜赦》,全篇洋溢着欣喜之情。

他在岭南写的许多诗中都一再申诉自己的冤屈和不堪南荒瘴疠之苦。他刚过岭就哀叹:“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一到驩州就盼望着:“何年赦书来,重饮洛阳酒。”(《初达驩州》)当他在驩州陷入深深的绝望中时,突然接到赦书,自然是喜出望外了。《喜赦》诗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诗人当时欣喜的情态。

叙事,起句中的“客”指诗人自己。“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点明流放、遇赦的时间、地点甚至原因,字字句句饱含着历尽沧桑悲喜交集的感情。颔联紧承上联直抒胸臆。“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用典贴切精当,比喻生动形象。赦令犹如一道阳光,使诗人得以绝处逢生,重见光明。“律通”、“盆举”两词语下得简劲有力,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瞬间的兴奋情绪。他感到黑夜已经过去,和暖明媚的明天展现在眼前。这联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得也很细腻。

颈联“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描述了当时的感人场面。古时青衣为贱者之服,故称奴婢为青衣,未化者着白衣,一般称没官职者为白衣。“白衣”即诗人自指,“青衣”指报喜讯的人。青衣人来给他这个白衣人报消息,诗人的心中是悲凉的。因为这不是进士及第时的报喜,不免引起身世的回忆和感慨。“青衣”对“白衣”,既表明诗人的身份境遇,又从色彩上渲染了诗句的凄清韵味。但无论如何赦书仍然是诗人日日夜夜所盼望的。从句意上说,“青衣”句应在前,“喜气”句应在后。这里的倒置是为了协律,并突出喜气洋洋的气氛。尾联回应首联紧扣“归”字作结。“还将合浦叶,俱向洛城飞”,是说要凭藉合浦叶的神奇功力,一夜之间飞回洛阳。古时传说合浦县有一种大树叶,能随风一夜飞渡到洛阳,诗句矫健优美,意境旷远深邃,表现出诗人的心境比“归心似箭”

还要急切。诗人不只想象丰富,炼字亦甚见功力。句中的“将”字用得颇有考究,若易以“似”“随”等字,便有点煞风景,显得平庸无奇了。

《喜赦》诗语言精炼畅达,情感真挚,抑扬顿挫,一气流转直下。风格清新活泼,是一首记事述怀的佳作。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8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28日...

1997年8月3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3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3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31日...

1997年8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2日出...

1997年8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25日...

1997年8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6日出...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