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惜哉《墨子》(品味古籍)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22-11-10 09:09:19
惜哉《墨子》(品味古籍)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和儒家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被时人并称为“孔墨显学”。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的思
惜哉《墨子》(品味古籍) 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和儒家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被时人并称为“孔墨显学”。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共有10项主张:兼爱,即治国者应“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提倡无差别之爱;非攻,即否定非正义战争,肯定正义战争;尚贤,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应唯贤是用;尚同,即“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达成社会的统一;节用,即节约财物;节葬,即反对奢侈的丧葬;非乐,即反对当权贵族的“繁饰礼乐”和“靡靡之音”;天志,即把一切自然现象看成是上天爱人的表现;明鬼,墨子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从而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非命,墨子在先秦思想家中第一个明确反对儒家的命定论,认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

墨子死后,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 他的信徒组织了一个墨者行会。这个行会里的成员虔诚地秉承墨家的思想传统,躬耕陇亩,身体力行。这个行会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武装团体。墨家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其领袖被称为“巨(钜)子”。巨子的职位是由集团中公认的贤者互相传让的,而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巨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釐则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墨者大多来自社会下层,从事农业和工艺制造,主要职业是教师、工匠等。他们吃苦耐劳,平时一律短衣草鞋,“串足胼胝,面目黧黑”,以劳动吃苦为高尚之事。他们勤于实验,作战勇敢。

墨子及门人尽力为人们做好事,功成不受赏,施恩不图报,行侠仗义,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淮南子》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刀,死不还踵。”后一句的意思是至死也不调转脚跟向后退。墨家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战国时,秦国有个墨者巨子的儿子犯法,秦王顾念巨子年老而饶恕了他儿子,但巨子却以墨者的律法将儿子处死了。



后来的墨家并不是出身于侠的武士团体,而是一个学术团体,他们从事的是一般游士的共同事业:完成学业,四处游说,用自己的观点和辩才去影响诸侯各国并争取出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建功立业。墨子曾使其弟子耕柱子于楚、高石子于卫、公尚过于越、曹公子于宋……很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味道。

墨子是一位教育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综合性平民学校,就是墨子在30岁前创办的。这个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墨子的学说,即使以现代人的观点看,也是光辉灿烂的,可是,这么了不起的理论为什么没能堂而皇之地延续下来呢?是其理论本身超出了当时人们的认知,还是墨家子弟操作不当?战国后期,墨家的信徒们逐渐转化成两支,其一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另一支则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的研究,逐渐远离或者说从来不曾成为政治的中心力量。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