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时雨初晴)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22-11-09 09:09:27
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时雨初晴)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时雨初晴) 张双柱 踏莎行 寿黄坚叟并以送行 张孝祥
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时雨初晴) 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时雨初晴)

张双柱

踏莎行

寿黄坚叟并以送行 张孝祥

时雨初晴,诏书随至,邦人父老为君喜。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 日月开明,风云感会,切须稳上平戎计。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

南宋祝寿风气炽盛,故介寿诗词特多,崇尚清空骚雅的词人姜夔、吴文英等也皆有所作。据统计,张孝祥存寿词20余首。

词题之“寿”,作动词用,指祝寿。此词寿友黄仁荣,字释之,号坚叟,邵武(今属福建)人,曾守永嘉(今属温州),亦能词。

开头对偶两句工整扼要,点明时事。时当黄坚叟接到诏书首赴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任职之前,事乃黄坚叟奉诏入对后仍回原职待命,其时恰值黄坚叟生日,可谓雨逢及时,天又放晴。由此引出第三句张孝祥及乡亲为其双喜同贺并为其送行。可见,该词应作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八月以前。“时雨”,及时雨。“邦人”,同乡。接下“十年”两句概略主人公宦海生涯,表明黄坚叟此时已是升迁。黄坚叟原任两浙转运副使,非重任,奉诏觐见皇上面试回原职待命直至绍兴三十年(1160)始知临安,乃重任。由埋没乡野壮志难酬,抑或职守各地漂泊不定,到委以重任位列朝班,充分反映出南宋文人士大夫对仕进的一种追求。张孝祥一生既追求仕进,意图报效家国,亦看惯世路,念结隐退乡野,但作为寿词,在特定时间、特殊场合所作,也就多描述性的语言,多功名、富贵、长生等颂辞,故有“祥曦殿里搀班对”一句祝贺。“祥曦殿”,南宋宫殿名,在临安。《宋史·乐志》:“淳熙中大阅,帝自祥曦殿戎服而出。”“班”,引申朝班,指朝庭上文武官员按次序排成的行列。

换头继续用上两句对偶,以“日月”、“风云”盛赞此时国家开明、君臣相得。《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由此又引出下片第三句劝勉之辞:“切须稳上平戎计。” “平戎”,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这是全词关键,实乃真情吐露,深深寄托着词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和关爱,时时期盼能匡君济民、建功立业。这一句也算是送行之际词人与之共勉。“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张炎《词源·杂说》)由此也可看出,南宋文人在介寿词中应酬必须客套、吟咏共同志趣的同时,也在寻机抒发忧国忧民之感,而且这也成了当时抒发情怀的基本格调。比如陆游《水龙吟》:“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辛弃疾更献《美芹十论》,写下万字平戎策,纵谈抗金谋略,热切希望朝廷大举北伐。

“天教”二句作结,再次回到介寿词,这里同时贺颂主人公母子。前一句写黄坚叟母亲,黄母高寿,张孝祥曾作《减字木兰花·黄坚叟母生日》相贺:“慈闱生日,见说今年年九十。”后一句写黄坚叟本人,“黄发”,长寿老人。“腰金”,古代朝官腰带,按品级镶以不同的金饰,品级高者亦以纯金制成,后因以泛指身居显要。黄坚叟这般年岁亦能升迁,更可喜可贺。结句也不忘提醒主人公,切莫忘了自己身份、地位及壮怀、远志,遇有机会应向朝廷献上自己的安邦平戎计策。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成语名称以荷析薪成语拼音yǐ hé xī xīn成语...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成语名称以虚为实,...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