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业”是支配世间所有的诸法,你真的懂“业”吗?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08-06 09:47:04
“业”是支配世间所有的诸法,你真的懂“业”吗? 经典当中,将所有的业分为“有形的造作”与“无形的造作”。然而有形的造作是有情可以看到的东西,或者是能够听到的东西,如身体的各种不同表现,语言的各种不同声音,都称为有形的造作。而无形的造作是由心理上的各种活动,这些是其他有情所看不到,也听不见的东西,因此被

“业”是支配世间所有的诸法,你真的懂“业”吗?

\

学佛的人,都知道因果是因为造“业”,可真要问起来,什么是“业”,却实在没几个人可以讲得出来。

其实,所以“业”,在印度称为“造作”原始的意思是作事。只不过,我们刻意将这个词神秘化了。凡夫无论有什么样的动作,在佛法里都被称为造业。有情在生命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活动,有的是内心的想象,有是身、语的动作,这些都能造成种种不同的业而轮回。

正是因为造业的原始思想很简单,所以业感轮回思想也并不是佛教的独创,早期在婆罗门时就已经有此思想。

1、佛教的“业”的思想

佛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业感轮回建立在了十二因缘的基础上,是三世二重因果的轮回。要知道有情所有的行为,不论是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都是一种意志的体现。

\

经典当中,将所有的业分为“有形的造作”与“无形的造作”。然而有形的造作是有情可以看到的东西,或者是能够听到的东西,如身体的各种不同表现,语言的各种不同声音,都称为有形的造作。而无形的造作是由心理上的各种活动,这些是其他有情所看不到,也听不见的东西,因此被称为无形的造作。不管是有形或无形的活动,并不是说过去就算了,而它是有股力量保存下来,这就是“业”。所以有情生命依于此业而招感轮回,宇宙万物也是依于此而产生了。

2、“业”的产生过程

虽然说业是支配世间所有的诸法,但是笼罩在业网中的有情,不知业会影响到生命的苦乐,仍不断的造作种种有漏业,导致了有情的轮回不息,以至于无法跳出三界。

而这些业的生起,实际上是经过了三个过程:首先是审虑思,就是在心中仔细慎重地考虑,看看当下这件事是否应该去做;接着就是决定思,即是起决定在将来采取某种行动的思;最后为发动思,即是正式发动我们的身语去造作善与不善业的最胜思。

前面两个阶段,是在考虑阶段,是属于意业;最后一个阶段,是正式通过身语来采取行动,即是所谓的身语二业。

由此可知,身语意三业活动,无不以凡夫的思为根本的。

3、“业”的善用功德

有情生存在这个末法世间,每种行为活动都应该特别注意,总而言之,在任何一个行为活动中,都应该使之趋向于善的方面;若有损自损他的恶法,尽量不要让产生活动。如果行为是善的,那应该是对每个有情生命体上都有益的,善业不断辗转下去,必然会有更广大的善业出现,这样不管在世出世间,都有增上的善法去修证,以免再次受苦轮回。

正是因为宇宙人生皆是因业而感轮回,应该时刻谨慎自我的行为;如果每个有情都期望人生可以圆满无碍,就要从当下的行为而去改善,若不改善,业力就会使凡夫在生死中随波逐流。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古诗原文[挑错/...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