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实修中十个怎么办?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10 09:33:20
实修中十个怎么办?

实修中十个怎么办?

\

一、出现散乱怎么办? 修行时出现散乱状况,应当全身自然放松,低垂双目,专注于双腿跏趺与座垫之间。放纵散乱之心,念头纷乱,于之不加控制,远远监视,观其动态的变化……最终散乱之心自然消失。 二、出现昏沉怎么办? 1.在出现昏沉,神志不清之时,应当到山坡等视野开扩,清风徐徐的地方,以毗卢七支坐式挺身昂然而坐,双目遥望远方山顶上的虚空,澈然明朗地观看自心。 2.或者在上午或下午天空晴朗之时,背对太阳,身体端坐,双目直视对面虚空中央,心亦长时专注。 三、压抑沉闷怎么办? 出现胸闷抑郁,垂头丧气等情况时,当于虚空观想一个平面月轮,中央观想一个直立的绿色“ ”(音:哈)字。然后,将胸中闷气观成许多字,并猛厉念诵? ……同时观想字从口中一个接一个呼出来,融入对面空。诵念字二十一遍或一百零八遍。 四、房间里呆不住怎么办? 在自己房间呆不住,总想出去串寮时,当于心间观想如一粒羊粪大小(如花生米大小)的黑色明点,仿若蜘蛛拉丝般,有一条丝绳与心脏相牵,黑色明点缓缓下降,从下面出去,落入九层地下。心专注于黑色明点,知其沉重并感到拉坠,身体不能动弹,如是盘腿上下蹦跳数次。 五、入不了定怎么办? 在初习禅定出现不能安住的状态时,应当快速不停地磕头一百次左右,然后立刻以毗卢七支坐式安坐,观看自心。 六、头昏头重怎么办? 有的人在修行时,会出现头昏头重和头发涨等不适之感,应当观想自己的头越来越偏平,整个头部(指脖颈以上)如彩虹般骤然消失于法界。 七、修习禅定停滞不前怎么办? 在修习禅定时,自己已然知晓正在观看心的动态,但修行总是原地踏步,无法打破僵局。对此即可用一天左右的时间,专门作顶礼或转绕经塔,身体忙碌不休,口中也不断地念诵祈祷文或者日诵课程……处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中,观看心性,尝试一下能否与所作之事结合而修。或者有时用一天左右的时间特意放松。如同泥塑佛像一动不动,口中也不念诵咒语;或者悠闲地躺着,就象睡着了一样……这几个方法可轮换使用。 八、禅定时未察觉到微细的散乱怎么办? 在安住时,不知不觉出现散乱,待到发现时,早已处在散乱状态,不知不觉出现的妄念,已然了无踪影。同样,现在所出现的心念也应该是了无所得。然后观其本性,了知皆为空性。 九、觉得无有因果怎么办? 在修行过程中生起某种空受,感到一切皆空,根本不存在善恶因果。此时应当取一根针,或者于炉边迸出火星,剌激一下自己的肉体。采用这一方法检验一下,所谓理解中的空性,在现实中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呢? 十、找不到对治各种烦恼的方法怎么办? 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烦恼。如果用一个针对性的方法,的确难以全面对治,急需一种“偏方治百病”的普遍性的对治方法。 在烦恼生起时,应当观其本性,烦恼则会烟消云散……这一方法,最好是烦恼在萌芽状态加以利用,如同干草中刚落火星,瞬间即能扑灭。 其次,在烦恼正在发生时,加以利用,如同大浪回落海中,自然平息解脱。最后,在烦恼接近尾声之时重忆正念,加以利用。如同疯者恢复理智。 …以上“十个怎么办?”的答案,皆摘自于乔美仁波且所著之“山法闭关教言集”,希望能够真正修行的人,稍获裨益。 噶玛乔美仁波切简介: 藏传佛教中涌现出的历代高僧大德,无一不是为了继承、发扬、广弘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披肝沥胆光前裕后,树立起一座座昭彰显著的里程碑。在层出不穷的无数持教大德中,噶玛乔美仁波切以其卓越的实证功德脱颖而出,为如今的修行者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楷模。并将宁玛噶举两大宗派的法源汇融成一支,创立内多噶举派,成了这一派系的开山祖师。从此,声誉威震四海,名扬天下。 乔美仁波切约于公元十七世纪(具体生卒时间、地点不详)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里,父亲名为班玛旺扎,母亲秋炯杰。他生来便具有强烈的慈悲心与非凡的智慧。由于前世的宿缘善根,从小就对三宝有猛烈的诚信,对正法有迫切的希求心。从孩提时代就对观修心性有浓厚的兴趣。小时候经常在草坪上打坐,寻找心的来踪去迹。五岁时已对心的本来面目有了一定的认识。六岁开始学习文字的读诵与书写。由于天资聪颖,没用多久,便运用自如,流利阅读经论誊写典籍。七岁的时候,在仲巴上师前剃度出家,从此以后,谨持净戒,修持六度万行。 与其他修学者不同的是,他并未进行广泛的闻思,而几乎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投注在修行上,精进实修,废寝忘食,甚至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他追循前辈苦行的足迹,历尽风风雨雨,为修法所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艰难困苦,实非我们常人所能想象的。 二十岁那一年,在被公认为阿弥陀佛化身的红帽金刚上师前恭听了"兰结即约"修法引导,并且潜心专研了因明的入门《摄类学》,同时也认真背诵许多经典论著,也听受了噶举派、宁玛派的诸多教言及窍诀,尽管如此,但大部分时间仍然用于观修心性上,行住坐卧无时无刻不在修行的境界中,无论身居闹市,还是独处静处都是一模一样,自心不为外缘所转,修证不断提高,日臻究竟。此后,也时常到俗家作经忏,超度亡灵,随缘度化众生,摄受有缘弟子。 高僧大德的品行,有时从一件事情中也可表现出来。一次,当地的人们染上了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部分人不幸身亡,许多人祈请乔美仁波切慈悲加持消除这场灾难,他亲自到患者家中念经加持,丝毫未考虑自己时刻有被传染上此病的危险。而被他挽救了生命的那些人却没有感恩戴德之心。对此乔美仁波切并未放在心上,而是真挚祈愿生生世世救度他们摆脱更大的疾患--业惑。诸如此类的事例有许多,恐繁不述。 到了晚年,他一如既往地勤奋实修,隐居幽境闭关,期间也为部分有缘眷属传授修法窍诀,指导他们修持。弟众中获得共同、殊胜成就的人,为数不鲜。与此同时也著书立传,为后代的学人留下了《山法论》、《转经轮功德》等许多无价之宝--修法窍诀。其中最为广泛弘传的是《极乐愿文》,文句优美流畅,意义深奥,具有不共的加持力,可谓是雅俗共赏的杰作。尤其是在雪域,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能背诵,诸大尊者以此在各地举行极乐法会,无量众生依此趋向解脱的彼岸。 乔美仁波切圆满人间的事业后,不舍肉身携母亲、家犬等一同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他真正实践了受持证法,为佛教作了卓越的贡献,实为我们这些后学效仿的典范。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成语名称以虚为实,...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成语名称以蠡测海成语拼音yǐ lí cè hǎi成语...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