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宣化上人:善恶不离一念心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9 09:38:20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真谛。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人人都不能行这个道理,所以天下大乱。我们在打禅七,就是‘改恶向善’,是‘改过自新’最好的机会。一念恶,天地会有狂风暴雨发生,造成灾害。如果全世界所有的人类,都能受持五戒,奉行十善,天地会风调雨顺,世界会国泰民安。简言之,上自元首,下至老百姓,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真谛。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人人都不能行这个道理,所以天下大乱。

我们在打禅七,就是‘改恶向善’,是‘改过自新’最好的机会。一念恶,天地会有狂风暴雨发生,造成灾害。如果全世界所有的人类,都能受持五戒,奉行十善,天地会风调雨顺,世界会国泰民安。简言之,上自元首,下至老百姓,守五戒,行十善,这个国家一定丰衣足食,过著安居乐业的生活。若是犯五戒,造十恶,毫无问题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家庭不和睦,社会不安宁,国家不富强,百姓过著颠沛流离的生活。

参禅,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禅堂里一心参禅,其他妄念停止下来。专心参禅,拿得起,放得下,一念是谁?时刻在寻找!这就是守五戒,也是行十善。禅堂一坐,五戒十善具足了。因为这个,所以不要浪费时间,不要打些无益的妄念,要把握时机来参‘念佛是谁?’

参禅时,要努力用功,勇猛精进。要回光返照,反求诸己,问问自己,生了多少善念?生了多少恶念?打了多少妄想?要统计一番。

未生善念,令生善念;已生善念,令其增长。

未生恶念,令其不生;已生恶念,令其消灭。

\

这就是修行初步的基础。

世界为什么会毁灭?因为人们的‘善念少、恶念多’的缘故。一念为善,天地增加正气;一念为恶,天地增加戾气。要转戾气为祥和,戾气就是毒气,生一念贪心,宇宙间的毒气就多一点;生一念嗔心,宇宙间的毒气就多一点;生一念痴心,宇宙间的毒气就多一点。如果用贪嗔痴三毒来处理事情,就会天昏地暗发生灾难。如果用戒定慧来处理事情,天会清,地会宁。所以说,恶人多的地方,灾难就重;善人多的地方,吉祥增加。总而言之,灾难或吉祥,都在人为。

古人说:‘善恶两条道,修的修,造的造。’修善者能出离三界,造恶者能堕落三道。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有智慧就是善念,有愚痴就是恶念。世间一切都在说法,有的说善法,有的说恶法,有的说旁门左道的邪知邪见法,有的说中道了义的正知正见法。换句话说,说善法,教人看得破,放得下,得到自在;说恶法,教人看不破,放不下,得不到自在。人为什么颠颠倒倒?就因为执著,一切放不下。

\

古诗云:‘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你们想一想,看一看,所有的人,谁能逃出生死关?在一生之中,图个好名,死了,名也没有啦!贪个大官,死了,官也没有啦!一切成空。中国有个秦始皇,他修万里长城,为保护子孙万代作皇帝。不料才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只做了三年的皇帝,就被丞相赵高所弑,这不是枉费一番心机吗?

古今中外,发大财,当大官的人,糊涂过一生,争名夺利,造了多少孽障,死的时候,两手空空去见阎王。由此观之,我们参禅一定要用功,不可懈怠,不可放逸,错过机会,后悔莫及。所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有人说:‘等我功成名就时,再放下一切,专心修道。’可是时光不等待,那就晚了。参禅也好,念佛也好,只要认真修行,都能出离生死关。到临终时,身无痛苦,心无贪恋,如入禅定,含笑往生,这才是对生死大事有把握!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成语名称以身殉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xùn guó...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

以讦为直 以讦为直

以讦为直成语名称以讦为直成语拼音yǐ jié wéi zhí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