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宗立法师:当佛陀知道弟子想还俗时是怎么办的?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9 09:35:34
宗立法师:当佛陀知道弟子想还俗时是怎么办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中。  佛陀座下有位弟子,名字叫做二十亿耳,他住在耆阇崛山中,常常精勤用功修习菩提分法。  这一天,二十亿耳自己一个人独处禅思,他苦于自己日夜精勤用功,修行却毫无进展,于是心想:“我在世尊的弟子之中,也算是很精进的了,为了修行废寝忘食。  但是其他人都纷纷证得阿罗汉果了,只有我还是凡夫一名。 

宗立法师:当佛陀知道弟子想还俗时是怎么办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中。

  佛陀座下有位弟子,名字叫做二十亿耳,他住在耆阇崛山中,常常精勤用功修习菩提分法。

  这一天,二十亿耳自己一个人独处禅思,他苦于自己日夜精勤用功,修行却毫无进展,于是心想:“我在世尊的弟子之中,也算是很精进的了,为了修行废寝忘食。

  但是其他人都纷纷证得阿罗汉果了,只有我还是凡夫一名。

  难道我真的不适合修行吗?

  算了,好歹我家里也算是土豪。

  我干脆还俗回家,好好奉行布施修福,将来还可以得享天人之乐呢。”

  二十亿耳的念头刚动,远在迦兰陀竹园中的佛陀就已经知道了他的心思。

  于是佛陀对一位弟子说:“比丘,你快点耆阇崛山去找二十亿耳,然后告诉他:‘世尊找你。’”

  这位弟子奉命而去。

  不久找到了二十亿耳,然后向他转达了佛陀的召唤。

  二十亿耳心想:世尊找我有什么事呢?也罢,还俗之前再见一见世尊,当面感谢他的教导之恩吧。

  于是他连忙来到世尊面前,恭敬顶礼世尊,然后退坐在一旁。

  佛陀宛然一笑,对二十亿耳说:“比丘,你刚刚独自一个人禅思的时候,心里是不是在想:

\

  ‘我在世尊的弟子之中,也算是很精进的了,为了修行废寝忘食。

  但是其他人都纷纷证得阿罗汉果了,只有我还是凡夫一名。

  难道我真的不适合修行吗?

  算了,好歹我家里也算是土豪,我干脆还俗回家,好好奉行布施修福,将来还可以得享天人之乐呢。’”

  二十亿耳一听佛陀的话,如同遭受了晴天霹雳一般,心中想:完了!完了!世尊他知道我的心思啊!”

  登时他吓得汗毛直竖。

  于是他老老实实地说:“是的,尊敬的世尊。弟子是这么想的。”

  佛陀丝毫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而是慈悲地问他道:“二十亿耳,我的弟子,我如今问你一个问题,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如实地回答我。

  你在俗家的时候,是不是善于弹琴呢?”

  二十亿耳一听是这个问题,心里登时松了口气,回答道:“是的,世尊。”

  佛陀见他放松下来了,笑了笑,又问道:“在你弹琴的时候,如果琴弦太紧,那可以弹出微妙和雅的琴音吗?”

  这时,二十亿耳彻底放松下来了,他原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当然不,世尊。琴弦太紧是无法弹出美妙的琴音的。”

  佛陀又紧接着问道:“那如果琴弦将琴弦放得很松的时候,可以发出微妙和雅的琴音吗?”

  二十亿耳毫不思索地回答道:“这自然也不行的,世尊。”

  佛陀笑着说:“这么说来,需要好好的调教琴弦,让琴弦既不松,也不紧,这样才能发出和雅的琴声喽?”

  “世尊,正是如此。”二十亿耳已经彻底忘记了刚才的紧张。

  这时,佛陀慈悲地对二十亿耳说:“亲爱的弟子,修学佛法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修行的弦绷得太紧,精进过紧了,就容易增加掉悔;如果修行的弦绷得太松,精进过缓,人又容易懈怠。

  所以,你再回去试试,平等修习,不要执著,不要放逸,不要取著于相。

  相信这一次,你一定会有所体会的。”

  二十亿耳听了佛陀的劝喻,心中很是欢喜,于是向佛陀恭敬顶礼之后,又回到山中继续修行。

  这一次,二十亿耳心中常常思惟世尊所说的弹琴的譬喻,平等修习,既不紧,也不松。

  很快,他就烦恼皆尽,心得解脱,证得阿罗汉果。

  这时,二十亿耳尊者得到了解脱的喜乐,心想:我能够得证阿罗汉果,都是因为世尊的教导。我应该向世尊汇报这个好消息!

  于是,二十亿耳尊者来到佛陀面前,恭敬顶礼,然后谦虚恭谨地向佛陀述说了自己证得阿罗汉果的经过。

  佛陀听了他的讲述之后,很是为他高兴。在场的佛弟子们也很受鼓舞。

  当二十亿耳尊者作礼离开之后,佛陀对弟子们说:“弟子们啊,心善解脱的人,应该记住好好记住我将要说的话:

  就像二十亿耳比丘刚才所说的,讲述自己证悟的过程时,要以智慧为念而做正说,既不夸耀自己,也不贬低别人。

  而不是像那些增上慢者一样,毫无证悟,却自夸已经得到了果位,自取其祸。

  你们要牢牢记住啊!”

  按语:

\

  修行之路是漫漫又长远的。

  太过精进,容易三分钟热度,当热情消散的时候,就退心了。

  太过放逸,则容易懈怠,一直地拖延,也提不起劲来修习了。

  一如佛陀所说:修行要持中道,在自己放逸的时候,要敦促自己好好用功;在自己太过精进的时候,又要提醒自己适当地休息,不要过于疲劳。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修行不能等,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该如何把握个中的度,就需要按照自己的能力慢慢调整了。

  而得到进步的时候,也不应该得意忘形,应该学习二十亿耳尊者,感念师恩,既不自夸,也不贬他。

  这样,修行的路才会走得更加长远。

  阿弥陀佛,愿与大家共勉。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成语名称以虚为实,...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成语名称以蠡测海成语拼音yǐ lí cè hǎi成语...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