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学诚法师:幸福是超越自私和冷漠的人生实践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8 09:38:31
世间讲幸福,佛法谈苦乐,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幸福的问题其实就是人生苦乐的问题。幸福感是人们对于生命苦乐的一种感受,我们往往将悦意、快乐的感受叫做幸福,反之则是不幸福。  我们总以为拥有财富就是幸福,事业成功就是幸福,感情甜蜜就是幸福,为了追求“幸福”,不惜付出很大的辛苦和代价。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外境上,寄托在某个人、某段关系、某项事物身上,然而外境纷繁复杂、变化无

世间讲幸福,佛法谈苦乐,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幸福的问题其实就是人生苦乐的问题。幸福感是人们对于生命苦乐的一种感受,我们往往将悦意、快乐的感受叫做幸福,反之则是不幸福。

  我们总以为拥有财富就是幸福,事业成功就是幸福,感情甜蜜就是幸福,为了追求“幸福”,不惜付出很大的辛苦和代价。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外境上,寄托在某个人、某段关系、某项事物身上,然而外境纷繁复杂、变化无常,并非我们所能左右。一旦发生变化,我们所谓的“幸福”便会灰飞烟灭。这样脆弱的“幸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幸福”仿似沙上之塔、水中之月,刹那繁华、转瞬即逝。

  幸福不在远方,就在当下。它不是外在的充实,而是内心的富足,是一种不假外物的自由和解脱。它体现为一种觉悟的智慧和慈悲的能力。当我们以智慧之光照破烦恼、开启内心的光明时,当我们以慈悲之心去感受自己和他人的苦乐、传递人性的温暖与喜悦时,我们已然在与幸福共舞。幸福不是具体的结果,而是我们不断超越隔阂与对立、自私与冷漠的人生实践,是我们的人生价值不断彰显、生命不断圆满的过程。

  幸福源自一颗良善、清净和感恩的心。因为这颗心,我们有能力去发现并觉知生活中的美好。佛法讲心物一体,外在的人事物境其实是我们内心的展现和投射,“心外无物”,离开内心去寻觅幸福,犹如缘木求鱼,注定无法求得。

  阻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一些不如意的外境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幸福的感受和认知。如家庭不和睦、工作不满意、身体不健康、生活没目标等都会让我们觉得不幸福。我们经常会陷于未得到和已失去的懊恼与追悔中,因为那些不如意的境界而抱怨、挑剔、指责,却忘记了审视当下拥有的幸福。我们想要一座更大的房子,却忘记自己并没有露宿街头;我们经常会觉得孩子不听话,却忘记了他已经带给我们很多快乐;我们觉得没事的时候太无聊,却忘记了应该去做些什么。

  其次,永不 满足的贪嗔之心也会阻碍幸福感的获得。当我们的心被贪欲所捕获,就会沉沦于对物质的追求,失去清净的喜悦;当我们的心被嫉恨所覆蔽,就会深陷于与他人的对立,失去善良的光辉;当我们的心被漂泊所左右,就会迷失于外在的刺激,失去觉悟的力量。另外,一些错误的观念也会将我们导向不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断刺激着人们向外部世界去攫取和扩张,让人性中的阴暗面空前放大。这种寄托于外在变化世界的幸福感,飘忽不定、脆弱不堪,难以捕获。想要获得长久的、持续的、纯粹的幸福,需要治疗我们这颗被欲望捕获、被嫉恨覆蔽、被迷茫左右的心,寻找她的光明和力量,恢复她的自足、她的自在。

  幸福不自外来。它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假外求的自足。真正的幸福,并非建立在外境的基础上,而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佛教禅宗主张“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本自具足、光明圆满的“幸福之珠”,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外境,内心都始终光明、善良、充满力量。当下内心的这种圆满,就是幸福的无尽源泉。

\

  幸福并不是一套高大上的理论,通过掌握幸福的规律、培养幸福的思维模式,我们就可以真真切切得到幸福。如,当我们不再把“别人的生活”当成幸福或成功的唯一标准,而是清晰地知道自己生命的宗旨和目标;当我们不再把自己的苦乐系缚于他人的存在,而是坚定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与追求;当我们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由衷地随喜、赞叹他人,替别人高兴,而不是嫉妒、比较,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得到;看到别人遭受不幸时,生起慈悲心,随分随力地去帮助别人……这时便会体悟到真正的幸福。当幸福来自于内心中这样一种自足的力量,而不是寄托、依附于外境,就不会被别人抢走。

  幸福的因果非常直接,放下贪婪、嗔恨、烦恼的当下就能找回幸福。奉献爱心、传递温暖、付出努力的当下就能收获幸福。持续不间断地这样做,就一生幸福。

\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成语名称以进为退成语拼音yǐ jìn wéi tuì成...

1997年8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30日...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