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太桥旦曾堪布:依法不依人与“视师如佛”自相矛盾吗?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28 09:39:47
太桥旦曾堪布:依法不依人与“视师如佛”自相矛盾吗?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说要“依法不依人”,而金刚乘佛法强调对上师要保持虔敬心,两者是否相互矛盾呢? 佛法中的每个立论都是为了适应众生不同的需要。就像一位高明的医生,会给一位上火的病人吃凉性的药,而给一位体质寒凉的病人吃温补的药。二种药看似矛盾,但都能治病。佛法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次第和不同

太桥旦曾堪布:依法不依人与“视师如佛”自相矛盾吗?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说要“依法不依人”,而金刚乘佛法强调对上师要保持虔敬心,两者是否相互矛盾呢?

佛法中的每个立论都是为了适应众生不同的需要。就像一位高明的医生,会给一位上火的病人吃凉性的药,而给一位体质寒凉的病人吃温补的药。二种药看似矛盾,但都能治病。佛法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次第和不同的经典中,常会有看似矛盾的说法,实际上是为了救度因缘不同的众生。

\

“依法不依人”主要依据的是显教经典。比如《佛说稻秆经》中曾说:“若见因缘,彼即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懂得缘起,便能懂得法,懂得法便能见到佛。佛陀从这样的角度讲了法是最殊胜的,所以要“依法不依人”。因此,对于某些因缘的众生来说,不必依靠善知识,仅仅依靠法也可以获得成就。例如缘觉,只依靠自己思维、通达十二因缘法便可以解脱,所以缘觉也称为“独觉”。然而实际修持起来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想做到真正的“依法不依人”并非易事。

而“对上师保持虔敬心”、“视上师如佛”等观点则是依据金刚乘密续而说的。

密续分为行部、事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四部。其中行部、事部与显教最为接近,皈依的顺序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师。把上师放在第四位。到了瑜伽部,则把上师和三宝放在等同的位置,没有先后之分。而在无上瑜伽部,皈依的顺序是: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把上师放在了第一位。这个顺序是完全按照无上瑜伽部的教义来排列的。

\

依据这样的传承,金刚乘极度重视对上师的虔敬心,上师、本尊、空行护法是金刚乘的三根本,而上师是三根本的总集。要想获得金刚乘成就,必须依靠上师的加持,而加持来自弟子对上师的虔敬心。上师的窍诀就像一把开启成就之门的钥匙,藉由这把钥匙,可以获得即身成佛的伟大成就。

强调“依法不依人”与强调“对上师保持虔敬心”,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因乘、一个是果乘。站在因乘的角度,法是最重要的;而站在果乘的角度,要迅速获得加持就必须依靠对上师的虔敬心。两者并无矛盾,只是为了适应不同因缘和根器的众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成语名称以讹传讹成语拼音yǐ é chuán é成语...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