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四念处观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21 09:38:44
此时,大梵天王以天耳听到如来的心声,满心欢喜地想:‘我应当前往赞叹佛陀的体悟。’瞬间,他已来到佛陀面前,恭敬顶礼后说道:‘世尊,诚如您所体悟,四念处观确实能净化众生,远离种种忧悲苦恼。四念处观是行者精勤用功的下手处,好比白鹤腾空,一飞即逝,修持此法门得以速成佛道。所有人天导师应当以此觉悟之道,持续不断地为众生开示,使其都能听闻知晓,悲悯济拔一切有情。&rsquo

四念处观

\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沈思,心中想着:‘在这世上唯有一个法门,能令众生的心清净,并且远离种种痛苦烦恼;同时,能灭除众生所有不良善的行为,获得正法利益,这个法门就是四念处。什么是四念处呢?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修持四念处观,就会远离成圣成贤的法门,与圣道渐行渐远;如果与圣道渐行渐远,就会与甘露法门愈行愈远;如果与甘露法愈行愈远,就免不了遭受生、老、病、死种种忧悲苦恼。相反地,若能修持四念处观,就能亲近成贤成圣的法门,受此甘露法门的薰陶,也就能避开生、老、病、死的种种忧悲苦恼,究竟离苦得乐。’

\

此时,大梵天王以天耳听到如来的心声,满心欢喜地想:‘我应当前往赞叹佛陀的体悟。’瞬间,他已来到佛陀面前,恭敬顶礼后说道:‘世尊,诚如您所体悟,四念处观确实能净化众生,远离种种忧悲苦恼。四念处观是行者精勤用功的下手处,好比白鹤腾空,一飞即逝,修持此法门得以速成佛道。所有人天导师应当以此觉悟之道,持续不断地为众生开示,使其都能听闻知晓,悲悯济拔一切有情。’

天王进一步表示:‘过去一切诸佛,因此法门而能得度;未来、现在一切诸佛,也将因此法门得度。度过什么呢?度过生死烦恼瀑流,必须将烦恼妄想一一降伏、调伏,使身口意三业清净,才能达到究竟的解脱、清凉、自在。世间人常在生死轮回之中,唯有明眼人具足智慧,能洞悉十八界种种虚妄,并且宣扬这四念处观的法门。’

天王赞叹:‘譬如恒河奔流入海,四念处观也是如此,依此圣道,归流、趣向甘露大海。世尊出现于世,为众生开示所证之法与调伏之事,依四念处观,转妙法-轮,普愿一切人天皆能度过老、病、死、苦之流。’大梵天王再三礼敬佛陀后,法喜充满地离去。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五》

省思:

佛陀在入涅槃前,付嘱阿难:‘一切行者,应当依此四念处住。’四念处观实是修行的基石。一般人因为执着四大、五蕴为实有,因此于色身生起‘净’倒,于感受生起‘乐’倒,于事物生起‘我’倒,于心念生起‘常’倒;由于这四种颠倒,成为攀求、追逐的仆人,作不了自己生命的主人。行者若能勤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则能破除种种妄想执着,诚如《圆觉经》所言:‘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找到真正安身立命之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8月3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3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3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31日...

1997年8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2日出...

1997年8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25日...

1997年8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6日出...

1997年8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23日...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