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四法圆成檀波罗蜜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21 09:34:09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天,弥勒菩萨来到佛所,顶礼佛足后请示佛陀:‘菩萨应如何行持布施,方能圆满六波罗蜜,速成无上正等正觉?’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若菩萨于布施中行持四法,起四种心,能圆满六波罗蜜,得以速成无上正等正觉。四法者:首先,菩萨行布施时,心中常念,一切众生皆依食而得以生存,亦因无食而丧命,是故上至佛陀、辟支佛,下及一切凡夫众生,皆当平等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天,弥勒菩萨来到佛所,顶礼佛足后请示佛陀:‘菩萨应如何行持布施,方能圆满六波罗蜜,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若菩萨于布施中行持四法,起四种心,能圆满六波罗蜜,得以速成无上正等正觉。四法者:首先,菩萨行布施时,心中常念,一切众生皆依食而得以生存,亦因无食而丧命,是故上至佛陀、辟支佛,下及一切凡夫众生,皆当平等供养、普施一切,不起分别想。

二者,菩萨行布施时,及于自身头目脑髓、国家、财物,乃至妻儿,皆当欢喜布施,不生贪着想,布施发心喜悦之感,犹如将死之人忽得复生欣喜难言;且布施之誓愿,亦不生执着想。

三者,菩萨行布施时,普施一切物与一切众生,心不起为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想,方能具足六度。

四者,菩萨行布施时,应当思惟,菩萨因了达诸法体空之理,故于一切法不生执着分别,一切行中具足六度,一切时中六根寂静,思惟禁戒。此外,亦广发慈心,拔苦与乐,伏断嗔恚,勇猛精进,修善断恶,心意专注无妄,智慧广博,辩才无碍。因此,若于布施中具足如是六度行,则能圆满成就檀波罗蜜。’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若菩萨欲行布施时,应当发此誓愿,行持四法,必能圆满六波罗蜜,速成无上正等正觉。’弥勒菩萨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十九》

\

省思

六度之行,若能一一度中皆具足六度,将能圆满成就波罗蜜。波罗蜜者,唐言到彼岸,能令行者从生死此岸越烦恼流至涅槃彼岸,得以了生脱死。而弥勒菩萨代众生请示布施四法,即是为令众生依法行于布施,心起平等施,于内外财不生执着不着物想,更不生施想与受者想,亦无求想,能习菩萨于布施中具足六度行,是行者行持中应遵循之理,依之则能成就圆满檀波罗蜜。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成语名称以荷析薪成语拼音yǐ hé xī xīn成语...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成语名称以虚为实,...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