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南岳慧思大师——两世为僧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11 09:35:44
南岳慧思大师——两世为僧  慧思大师(515―577年),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  十五岁信仰佛教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严守戒律,平时不常和人来往,每天读诵《法华》等经,数年之间便满千遍。又因阅读《妙胜定经》,开始修习禅观。外出参访,寻问禅法,常于林野间经行修禅。  慧思大师中间曾往投当时著名的慧文禅师,从受禅法,白天随众僧事,夜间专心修禅。  慧思大师从慧文禅师学习禅
南岳慧思大师——两世为僧

南岳慧思大师——两世为僧

  慧思大师(515―577年),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

  十五岁信仰佛教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严守戒律,平时不常和人来往,每天读诵《法华》等经,数年之间便满千遍。又因阅读《妙胜定经》,开始修习禅观。外出参访,寻问禅法,常于林野间经行修禅。

  慧思大师中间曾往投当时著名的慧文禅师,从受禅法,白天随众僧事,夜间专心修禅。

  慧思大师从慧文禅师学习禅定已有很长时间了,自己修行也进行了两个季节,可到现在也没有得到证悟。

  在第二个夏天到来时,慧思大师又要继续修行,他下定了决心,不能悟道,自己就坐死于此。慧思大师把自己的念头紧系于前,寂然入定。

  在开始的三个七天内,慧思大师看到自己有生以来的善恶业相。这是证悟的开始,慧思大师对此叹息不已,用功更加勤奋。进而八种感觉突然相继出现,进入初禅。

  之后,身体好像是得了重病,四肢软弱,不能行走,身不由己。慧思大师经过自我观察,知道这是由自己以往的恶业所引起,没有别的原因,这种感觉是在清除恶业的过程中出现的。慧思大师对此置之不理,只是静心守定。

  随后,慧思大师就觉得身体像白云一样,心中畅快清静,所有的痛苦全都除去。

  在夏季快结束时,慧思大师的禅定还是停留在起初达到的境界中,并没有进一步的收获。慧思大师加以自我检查,发现自己是因守空过度而产生昏沉,慧思大师感到很惭愧。

  慧思大师放松身体,想靠住墙壁,在背还没有挨到墙壁时,突然开悟,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法华三昧和大乘法门都得到印证,自己也获得透彻之悟,不再需要他人引导。

  禅定本是修智证道的重要方法。僧人学法,要见地、修持并重,见地就是学识,修持就是在实践中进行对学识的印证。南北朝时期,我国佛教北重修持,南重学识义理。后来出现了南北佛教的合流,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

  慧思大师就是由北而南,把禅定之法在南部传播,从而促进了南北佛教交流的一个重要人物。

  慧思大师少时以宽厚仁慈而闻名乡里。慧思大师曾梦见有天竺僧人劝他出家,他很受震动,辞别父母,入了佛门。

  慧思大师初入佛门,就感到有神僧在梦中对他进行训教,让他斋戒,要求他遵守戒律,像佛典所要求的那样进行修学。受具足戒之后,慧思大师从道之心更加坚定不移。

  慧思大师常在安静的地方静坐修炼,每天只吃一顿饭。慧思大师读《法华》等佛教经典,几年之间,读完了上千遍。

  一次,慧思大师所住的房子被人烧了,烧房的人立刻得了大病。烧房的人找到慧思大师,向他请求忏悔,慧思大师接受了。烧房的人给慧思大师建起了草房,慧思大师就在草房像往常一样诵经修持。烧房人的病也好了。

  随后,慧思大师梦见了梵僧几百人,形状服饰奇特。上座的大德对慧思大师说:你虽然受了戒律,但僧仪不好。这样怎么能进入正道呢?遇到行为清贞的僧众,你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慧思大师于是先后以四十二个僧人为师,受羯磨法具足戒。

  学成后,慧思大师忽然悟到,这是梦中给安排的。从此以后,慧思大师更加勤于修持,专心学法。经过修行,慧思大师见到了自己三生之中所做的道事。

  慧思大师修学一段时间之后,又梦见弥勒菩萨和阿弥陀佛为他说法。醒来后,慧思大师作二张画像,一起供养。

  接着,慧思大师梦见和弥勒菩萨以及众眷属一起在龙华相会。慧思大师自言自语道:我在末世受持《法华》,现在又蒙佛如此引导,真是三生有幸。慧思大师感动地流下了热泪,一下子获得了大悟。

  慧思大师又进一步修学佛法,各种瑞象纷纷出现。慧思大师所用水瓶的水常是满的,各种用具不备自齐,好像是有天上的童子在地下侍卫他。

\

  慧思大师在读《妙胜定经》时,非常赞叹禅定的功夫。慧思大师决定修学禅定。当时,慧文大师的禅定功夫高深,慧思大师就去从他修学。

  慧思大师修成禅定后,前去拜会于鉴禅师、最诸禅师等大德,向他们描述他所证悟的境界,众人都为他感到高兴。慧思大师因此而名闻四方,钦佩其德行而前来从师的学徒日益增多。修持所依的方法众多,慧思大师选择大小乘中的定慧方法,来引导众人进入禅定,进行自我修持。

  学禅定的人很多,其中夹杂着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有人怨恨慧思大师,在他的饭中放了毒药,想毒死他,却没有得逞。外道的人共同谋划要害他,也没有实现。慧思大师对此并不在意:

  大圣在世,还会有流言蜚语,何况是我这种无德之人呢?这种迫害是难以逃脱的,它是由我前世所做的错事引发的,迫害来了我也要接受,以赎清我前世之罪。这是我的私事,你们不用管它。但佛法在这里不久就要遭到破灭,我们去什么地方躲避此难呢?

  这时僧人冥空法师说:如果要想修定,我们可以到南岳或者武当去,那里是修道的好地方。

  慧思大师在齐武平初年离开嵩阳,带领众徒南迁,想同以前的大德一样,寻找一个隐身修行之所。刚到光州,就赶上梁元帝倾覆,国家大乱,向南的道路被阻。慧思大师和众弟子不得不暂时住在大苏山。几年的时间,前来投奔慧思大师的弟子如潮水涌起一样多。

  大苏山在陈齐两国边境,两国交战,佛法弘扬受到阻碍,许多人害怕战争,相继散去。只有那些有志于行道的,不惜生命,留下来向慧思大师学法。慧思大师向他们传授禅定之法,讲授佛理。

  接着,众人又请慧思大师讲《般若》和《法华》二经。慧思大师所讲的内容,都能阐发佛经的玄妙之意。江陵前来学法的智顗法师,聪明慧解,学识广博,慧思大师让他代自己讲经。智顗法师讲到一心具万行之处,感到有些疑惑。慧思大师给他解释说:

  这是大品次第之意,不是《法华经》的圆顿之说。我过去在夏休时,就苦于思考这个问题。在一天夜晚,我忽然感到一念生出万法,从而印证了这种说法。

  智顗法师接受了慧思大师所授的法华行法三七境界,又问慧思大师的师位是否是十地,慧思大师说:不是。我是十信铁轮位。其实,以慧思大师所证得的境界来说,已到了长别苦海的程度,只是他本人谦虚退让,听其言很难见其实。

  陈光大(年号)六月二十二日,慧思大师又带着众弟子,向南岳进发,开始了融合南北佛教的伟大事业。

  慧思大师到达南岳后,告诉众僧说:我要在这里住十年,十年以后,我就要远游他方。又说,我前世的时候,曾到过这里。

  衡阳附近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林静泉清,见到的人都很高兴。慧思大师说:这是古寺院,我过去曾住在这里。按慧思大师的说法,众人掘开地面,果然看到了房基和一些僧人用具。

  他们走到岩下时,慧思大师说:我过去在这里坐禅时,贼人砍了我的头,因而丧命。现在是我再次转世之身。众人共同寻找,发现了一具枯骨,又仔细寻找,找到一个头骨。慧思大师拿着头顶在头上,后来又为它建造了一座塔,以报答前世之恩。

  慧思大师在南岳讲经授法,山门弟子云集,名声日高。有一个异道心怀嫉妒,密告陈皇帝,说慧思大师是北地僧人,受齐的指使,前来破坏。陈皇帝派使者前去探查。使者走到半路,遇到两只虎在前面愤怒地咆哮,使者惊吓而退。

\

  几天以后,使者又去。此时,有小蜂飞来蜇慧思大师的额头。立即有大蜂飞来,咬死了小蜂,把小蜂的头叼到慧思大师面前,然后就飞走了。

  陈皇帝得知此事后,对慧思大师不再怀疑。不久,告密者一人暴死,另外两个被狗咬死,蜂所示的征兆,于此得到了验证。

  陈皇帝钦佩慧思大师的道法高深,传旨把慧思大师接到下都的栖玄寺。有一次,慧思大师从栖玄寺到瓦官寺,赶上下雨,他没带雨具,却身上不湿,鞋不沾泥。僧正法师、慧暠法师诸弟子在路上遇到慧思大师,他们称赞道:真是神人!不然,怎么会如此呢?

  陈国的大臣对慧思大师佩服异常,道俗也为之倾倒。大督都吴明徹,敬重慧思大师,送给慧思大师一个犀牛枕。李将军孝威,到寺中拜见慧思大师。他在路上想:怎么才能看到吴明徹送给慧思大师的犀牛枕呢?等到了慧思大师的住处,慧思大师对李孝威说:想看犀牛枕,现在就可以看。

  有一天,忽然有声音告诉李孝威打扫院子,有圣人将至。孝戚立即让人打扫。不一会儿,慧思大师就来了,孝威仰慕不已。孝威把此事告诉众人,众人惊叹不已。慧思大师想回南岳,众人不敢挽回,用船把他送到江边。慧思大师回山中后,陈皇帝每年都要去三封信,表示慰问。

  慧思大师在山中加倍宣讲佛法,其道法更加高深莫测。现形忽大忽小,有时会藏身不见,又时常有异香奇色出现、各种瑞相接连不断。

  慧思大师曾说要在山上住十年,住满就走。在十年将满之时,慧思大师从山顶下到半山道场,聚集门徒,连日说法。慧思大师苦口婆心地劝众僧学法行道,听者为之动颜。慧思大师告诉众人说:

  如果有十个人不惜生命,常修《法华》《般若》《念佛三昧》《方等》,常行忏悔,这种人有什么需要,我将随时供给。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就要远去了。

  苦行之事艰难,众门徒无人回答。慧思大师停念止息,等待命尽。小僧灵辩法师见慧思大师将要离去,嚎啕大哭。慧思大师睁开眼说:你是个恶魔,我要走了,众圣正在迎接我,快乐至极。你为什么要惊动我,赶快出去。

  说完,慧思大师就离去了。慧思大师圆寂时,异香满室。他的法体头顶温热,身体绵软,面色如常。时陈太建九年(577年)六月二十二日,世寿六十三岁。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成语名称以螳当车成语拼音yǐ táng dāng chē...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成语名称以荷析薪成语拼音yǐ hé xī xīn成语...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