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劝导他人到不如法的道场布施供养,是否需要负因果责任?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40:14
劝导他人到不如法的道场布施供养,是否需要负因果责任?

劝导他人到不如法的道场布施供养,是否需要负因果责任?

\

问:底下说劝导他人至不如法的道场布施供养,是否需负因果责任? 答:要负那当然,所以劝人不是个简单事情。我跟李老师十年,十年当中他的言行一致,这我们很佩服。李老师一生劝人受三皈,不劝人受五戒,不劝人出家很有道理。他劝人去受戒,他要受不了戒的时候,劝的人要背因果;劝人出家,他出家不如法,那个问题更大!劝人受三皈没关系,劝三皈是引导他入佛门。所以入佛门之后去求戒,或者出家,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不是别人的事情,他真正通达明白。出家要有个出家道理,你为什么要出家?我那个时候发心出家,李老师不同意,问我为什么要出家?我说寺庙里派人来,找了我九次,我才答应他。他说九次也不行,这不是理由!那真正理由是什么?真正理由是我自己出家的目的,以出家身分弘法利生。我们知道玄奘大师出家参加考试,这个考试官问他,你为什么出家?他只说了八个字,「远绍如来,近光遗教」,理由正当。绍是什么?继承,远是我继承释迦牟尼佛,近是我把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发扬光大,这马上就批准。不为别的,说到要做到! 我们出家没有别的,就是学释迦牟尼佛,佛陀一生的行谊,我们了解。这是最早老师介绍我读《释迦谱》、《释迦方志》,我们了解世尊一生的为人,一生从事於教学的工作。所以我在台中李老师会下十年学经教,经教学会一直就是讲经教学,没有担任过寺院里面任何执事,就是这分单纯的工作。从出家开始教佛学院,一直到现在五十年,整整五十年。对自己的好处,就是对往生净土的信心一点怀疑没有,求往生的愿非常恳切,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所以这个世间没有留恋,无论干什么绝对不放在心上。因为这个世间要离开,而且在现在这个年龄,我常常讲,这是从前李老师常常讲给我们听,我们听得耳熟。 老师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当中有春夏秋冬。人的春天是前面你一岁到二十岁,这个二十年是人生的春天,应当好好求学;二十岁到四十岁人生的夏天,你成长。四十到六十是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是人生的冬天,八十岁之后就没有了,那活一年是多赚一年,你该走了。这老师常常教给我们,所以我们听多了,我们就想到四十岁之前,实在讲前面二十岁迷惑颠倒,没人教你,我还没有闻到佛法。我闻佛法是二十六岁,遇到方老师,所以二十到四十要完成自己的道业,我要认真努力学习。四十到六十,应当要对为佛法、为道场做出具体的贡献,为大众服务。六十以后应当不再从事任何执事工作,专心教学,因为你要退休,你经验丰富,培养底下一代后继有人,正法才能久住。 所以我对於后学真是全心全力照顾,希望世世代代有人才,而且希望各个人都在我之上。如果再不如我,那我的教学失败了;应当在我之上,步步高升,这个社会才有进步,才有成长。不可以说一代不如一代,那是灭亡的现象;一代比一代强,那是个兴旺的现象。所以大家在这个基础上向上提升,就超越了,这个机会不是没有,现在这个缘就非常殊胜,有这么多护法的菩萨真正发心,不容易。能够在此地安心学十年,这就有大成就了,正法确实能兴旺,我们有信心。对於个人决定求生净土,永恒不变。正法久住现在我们看到儒释道都衰,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发心,三教我们都要顾到,但是还是要一门深入。我们儒释道可以贯通,因为我们是同在一个教室里面学习,所以三教我们都能听得到。我们只是听,自己专攻自己的一门,把所听得的东西会集在自己一门里面来发挥,这也是非常殊胜的缘分,不容易遇到。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成语名称以资切磋成语拼音yǐ zī qiē cuō成...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