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08 09:38:45
过去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一位天人,容貌端严,身上所散发的光芒达一里之远,并有十位天女随侍在旁。天人至心顶礼后,佛陀告诉他:‘你因广修福德而生天上,享有种种五欲之乐,得安稳自在的果报。’天人表示:‘世尊,我虽处天上,仍时感忧苦。因为我过去世对父母、师长、僧众、婆罗门虽心存忠孝、恭敬,却未能殷勤礼拜、送往迎来,所以今世善果太少,不如其他天人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过去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一位天人,容貌端严,身上所散发的光芒达一里之远,并有十位天女随侍在旁。天人至心顶礼后,佛陀告诉他:‘你因广修福德而生天上,享有种种五欲之乐,得安稳自在的果报。’天人表示:‘世尊,我虽处天上,仍时感忧苦。因为我过去世对父母、师长、僧众、婆罗门虽心存忠孝、恭敬,却未能殷勤礼拜、送往迎来,所以今世善果太少,不如其他天人,因此常自责过去修行未尽圆满。’

\

第二位天人的容貌、光明及眷属,比第一位天人更胜十倍。然而这位天人也告诉佛陀说:‘我虽处天上,却时感忧苦,因为前世虽对父母、师长尽孝,送往迎来,也恭敬礼拜僧众、婆罗门,却未能为其铺床暖被、整理卧具,所以今生果报不如其余诸天。’接着又来了第三位天人,其容貌、光明及眷属更胜前一天人十倍。天人至诚顶礼后,禀告佛陀:‘我虽处天宫,却常感忧苦,过去世虽对父母、师长、僧众、婆罗门忠孝、恭敬,也为其铺床暖被、整理卧具,却没有供养种种饮食,所以今世果报不如其余诸天。因此我对过去生修行未达圆满,常感到后悔而忧恼。’

第四位天人的容貌、光明及眷属亦更胜前一天人十倍,顶礼佛陀后则表示:‘我过去世虽对父母、师长、僧众及婆罗门忠孝、恭敬,也为其铺床暖被、整理卧具及供养饮食,但因不听闻佛法,所以今生果报不如其他天人。因此,我常因自己的修行不圆满而心怀忧恼。’而第五位天人的容貌、光明及眷属又更胜前一天人十倍,他向佛陀禀告说:‘我虽生天上,仍时感忧恼,虽然前世对父母、师长、僧众及婆罗门忠孝恭敬,不仅为其敷设卧具、供养饮食,又能听闻佛法,但因不解其义,所以今世果报不如其余诸天,因此常责悔不已。’另一天人的果报又比前一天人更胜十倍,顶礼佛陀后恭敬禀告说:‘我前世虽对父母、师长、僧众及婆罗门心存忠孝、恭敬,亦能敷设卧具、供养饮食及听法解义,但因不能依法修行,所以今世果报不如其余天人。因此我对过去生修行未达圆满,心生忏悔而忧恼。’

最后一位天人的容貌、光明及眷属都胜过其他天人,当他顶礼佛陀后,佛告诉这位天人:‘你得生天上,享有种种安乐。’天人表示:‘我今世得生天宫,种种五欲皆能应念而生,确实获得大快乐,没有任何烦恼。这是因为过去生中,对于父母、师长、僧众及婆罗门皆能心存忠孝、恭敬,为其铺具暖被,供养种种饮食,并能听法解义,如实修行,所以获得的殊胜果报是其他天人所不及的。’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三》

\

省思

天人因前世恭敬供养的功德,而得种种殊胜的妙果,但仍因修行未圆满而心怀忧恼。且福报终有用尽之时,唯有将佛法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不论长幼尊卑,皆心存恭敬,时时反观、觉照,漏尽烦恼,才能真正了生脱死,与清净心、无住心相应。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古诗...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古诗原文[挑...

以蚓投鱼 以蚓投鱼

以蚓投鱼成语名称以蚓投鱼成语拼音yǐ yǐn tóu yú成...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成语名称以血洗血成语拼音yǐ xuè xǐ xuè成...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