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生平:险受死刑,禅净兼通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02 09:41:34
永明延寿大师出生于唐朝末年,经过五代,到宋朝初年往生。他是净土宗的第六祖。禅宗六祖我们很了解,是惠能大师,延寿大师是净宗的第六祖,他同时也是禅宗法眼宗里头的第三祖。所以他又是禅宗的祖师,又是净土宗的祖师,禅净两方面都是很有成就的一位稀有的大德。他在幼年的时候,他就很孝顺。永明延寿大师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父母吵架,他为了劝双亲和合,就从很高的地方纵身跳下来,就跪在地上,一边哭泣,一边

永明延寿大师出生于唐朝末年,经过五代,到宋朝初年往生。他是净土宗的第六祖。禅宗六祖我们很了解,是惠能大师,延寿大师是净宗的第六祖,他同时也是禅宗法眼宗里头的第三祖。所以他又是禅宗的祖师,又是净土宗的祖师,禅净两方面都是很有成就的一位稀有的大德。

他在幼年的时候,他就很孝顺。永明延寿大师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父母吵架,他为了劝双亲和合,就从很高的地方纵身跳下来,就跪在地上,一边哭泣,一边劝自己的父母要和谐。结果父母就很感动,他是奋不顾身这样来劝谏,从此父母就不再争执了。大师天资过人,他小的时候在儒学上面基础就很扎实,曾经献过一篇文章给当时的吴越王,叫《齐天赋》,大家都把他推为才子,当时他只有十六岁。后来他就学佛了,这也是宿世善根深厚,学佛之后马上就吃素,而且是日中一食。这很不简单的事情,过午不食还是一天两餐,他是一天只吃中午那餐。

永明延寿大师对于戒律也是非常的精严,而且学佛很精进。读书也是特别的聪明,一目七行。你想想,一眼看出去,七行的字同时都看完了,多厉害!他读书就读得很快。我们是一个字一个字抠着看,若是读经典、文言文,那就更慢了。人家是一目七行,所以他学得就很快。而且他读经的时候很恭敬,感动得羊群都跪下来听法,听他读经。到28岁那年,他受到国家的重用,任他做华亭镇将,做一个将领,镇守一方。他是专门管军需的,结果他干了件什么事情?把这些军需的钱全部拿去买鱼放生了。结果后来被检举揭发,判处死刑,这是偷盗国家的财产。判决的官员问他,你拿这个钱做什么了?他说都放生了,一分钱都没有自己用,全拿去放生。结果这个判决的官员就很为难,因为这个事情从来没有见过,他拿这个钱又不是自己来享受,是拿去放生,那怎么去判?按照国法,凡是偷盗国家财产就要斩首,可是他又不是为自己,怎么办?就向吴越王报告。吴越王也是信佛的,他说,看看他是真的还是假的,你就把他拖到刑场,看看他有没有害怕,如果害怕,说明他是假的,就把他砍了算了;如果他没有害怕,你就让他回来。结果永明延寿大师被押到刑场,面无惧色,很从容的把脖子伸得长长的,说来吧!这个主刑的人就问,你为什么不害怕?他说,我用我一个人的生命换取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太值得了!你赶快来吧。后来当然就不斩他了,就把他请回来。吴越王对他也很敬重,就问他:你想做什么?因为像你这个样子已经犯了国法,再给你当官,搞不好又要把那些钱拿去放生,这个不允许的。那你现在想干什么?永明延寿大师就说,我想出家。结果就特批,给他安排在四明山,就是现在浙江鄞县这个地方,在龙册寺跟令参禅师出家,法名延寿,字智觉,当年大师30岁。

大师出家以后,生活都很淡泊,真的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白天劳作供养僧团,晚上修习禅定,很精进。因为刚出家都要作务,像现在定弘就到丛林里面体验丛林生活,一去,每天作务五个小时。早上起来,我们是三点钟起来,四点钟上早殿。要作务,就上到一半就要下来,进大寮(就是厨房,他们叫大寮)干活,洗菜,就是厨房典座的助手,典座就是大寮的负责人;干完之后,他们过早斋,之后要洗碗;洗完碗,要清洁打扫卫生;然后马上要到中午了,又要准备中午的饭菜;吃完饭之后,又要洗中午的锅碗瓢盆。从早上四点多钟,一直干到中午一点钟,才可以休息。这是每个出家人在丛林生活都必须要的,这是锻炼自己,一个是把你那世间人的习气给抹杀掉。在世间的时候,好像也会有放逸、有享受,特别是有点福报的,都是人家侍候你,你从来没有侍候过别人。现在好了,你来侍候别人,你是刚来出家的、刚受戒的,下座对上座都得要侍候,上座都不用干活,下座干活。这都是丛林里面的规矩,现在定弘都在学习。除了这样的作务以外,自己下午之后都有时间了,不用吃晚餐,道场都没有晚餐吃的,所以都很清净,就可以自己用功。永明延寿当时晚上都不睡觉的,白天做一百零八桩佛事,晚上到山峰那里去绕佛,念十万句佛号。你知道十万句要念多久?就算你以最快的速度,一小时念一万,你也要十个小时,所以他是晚上不睡觉的,这么样的精进。他曾经到天台山修禅定,在那个天柱峰,一入定就九十天,这个禅定很深,等他出定的时候,发现那个鸟都在他身上做窝了,你看多久!

因为他这样的用功,有一次在寺院里面,他在出坡劳动,过去是烧柴,他听到柴掉到地上的声音,他就豁然大悟,就触动了他的玄机。大悟之后就说了一首偈子,说“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他见到法身了,这是大彻大悟,那个境界我们是没办法体会的,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没有开悟,人家说,你都是一头雾水,听不懂的。人家看到那个掉到地上的不是他物,不是别的东西,掉到地上之后就会有尘土飞扬起来,纵横飞溅的也不是尘,是什么?连山河大地都是法王身。你看,人家大彻大悟了,看一切法皆是法王身,见性了。于是就得了法眼宗的法嗣,成为第三祖,法眼宗第三祖。禅宗五派,一花开五叶,他是法眼宗的第三祖。

开悟不是就没事了,悟后起修,他就更加的用功。有一次他读到《大智度论》,这是佛家一部很著名的论著,是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他看到里面讲到佛在世的时候,有位老人家要出家,结果舍利弗尊者不允许他出家。为什么?因为尊者入定观察他宿世的善根,发现他没有善根,出家也不能成就。结果没想到,佛用他的佛眼观这个人,就准许他出家,后来真的出家之后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舍利弗这些阿罗汉弟子就很不解,就问佛,这人没有善根,怎么还能证得阿罗汉?佛说,你们只有看到五百世(阿罗汉的天眼只看五百世),五百世之前你们没看到。这个人在无量劫之前就种了个善根,有一次上山砍柴,他是个樵夫,被老虎追,他就急得爬上树,然后老虎就走了。他就松了一口气,叫了一声“南无佛”,称了一句佛号。结果就这么一次善根,无量劫当中就没再种过善根了,而无量劫前种的这个善根,到今天成就、成熟,所以他能出家,能证得阿罗汉果,甚至将来他会成佛。

所以《法华经》上讲,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永明延寿大师看了这一段,就特别的有感悟,他觉得世间轮回六道的这些众生很苦,只有靠念佛法门,才能帮够助这些众生得到解脱。你看念一句南无佛,这一生就解脱了。那你这一辈子恐怕不止念一句,对不对?就这几天就不止念一句,念了好多句,那你的善根就比他还深厚,你说不定这一生就能得解脱,你往生西方就永脱轮回了。所以念佛法门是救度众生最殊胜的法门,永明禅师就悟到这点,虽然他自己是修禅开悟,但是他就特别的提倡念佛,所以他当时就印了“弥陀塔”。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做的弥陀塔,大概跟现在流行的九品莲图可能差不多。结果他印了四十八万本。古时候印这么多本很不简单,没有什么先进的印刷术,他竟然能够印四十八万本,教人礼佛念佛,你看度多少人!而且他有一次在绕佛的时候,就见到了普贤菩萨现身,结果让永明延寿大师马上就通了宿愿。

他想要弘扬佛法,在两个法门当中犹豫不决,是弘扬禅宗,还是弘扬净土?自己是禅宗开悟的,理应弘扬禅宗,但是净土又这么重要。干脆抓阄来问佛菩萨,就很虔诚的在佛前拈阄,连拈了七次。这个不是偶然的,不是随机的,连拈了七次都是同一个阄,叫“万善生净土”,于是大师就决心一心一意的弘扬净土法门。他自己就是念佛,以十万佛号为日课,每天十万佛号。这很了不起,所以当时的人都很赞叹,说自古以来求生西方的,没有人像他这么样专精用功的。他七十二岁就自坐而化,坐着往生。

他往生之后,有一次,有个出家人得了重病,到了阎王殿那里,阎王爷就把他的魂给招来。他看到阎王大殿的左侧挂着永明延寿大师的画像,阎王老爷正在很虔诚的向永明延寿大师顶礼。于是就问,你为什么要向这位永明延寿禅师顶礼?阎王就告诉他,这一位禅师不是普通人,他是上品上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所以我们地府里面都尊敬他。

\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古诗原...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_1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_1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魏晋...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