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08-09 09:53:13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放逸、怠惰、轻慢的心,将来想要提起正念用功,也提不起来了。为什么?养成了这种坏的习惯,就很难收摄了。这也就是古人说的;防微杜渐的道理,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谨慎。禅堂里有句话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说这话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让我们于细微处不可随便。不以恶小而为之,一点一滴的细小威仪、行住坐卧、语默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放逸、怠惰、轻慢的心,将来想要提起正念用功,也提不起来了。

为什么?养成了这种坏的习惯,就很难收摄了。这也就是古人说的;防微杜渐的道理,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谨慎。

禅堂里有句话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说这话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让我们于细微处不可随便。不以恶小而为之,一点一滴的细小威仪、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的四威仪,都做好了,就容易提起正念,修行就容易上道。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是助道的因缘。

如果觉得这个也无所谓、那个也无所谓,甚至为自己的放逸找种种的借口:末法时代,不要要求这么严格了——自己人为地降低标准,正念就很难提起来,身、口、意全部流浪在妄想和五欲六尘的境界之中,想把心收回来就难了。

所以,修行人于细微之处一定要小心。

修行就是一定要细心,看一个人修行好不好,就看这个人够不够细心——看他走路轻轻地走,说话慢慢地说,做事情很用心地做。每件事都做的特别到位,特别如理如法。

\

譬如说,我们上香,插的时候都是端端正正、不偏不倚,每支香之间的距离,都恰到好处,让人一看,肃然起敬;摆供果也摆地整整齐齐,看上去非常庄严,让人心生欢喜。

每一桩小事都用心地去做,这说明他的心没打妄想,始终在正念之中做事。我们一看这个东西摆地乱七八糟、东倒西歪,说明这个人做事的时候,妄想纷飞,心里不知道在打什么妄想,事情就做不好。

因此在禅堂里,老班首经常讲开示说: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怎么看呢?就看你这些细微处,细微之处见真章。

细微处,不是说我们心眼特别小、处处跟人计较,不是的。正是这些细微的地方,恰恰是我们不能照察的地方,照察不到,就是我们妄想流浪的地方。

《四十二章经》中说: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你失念了,打妄想了,做事就做不到恰好。

儒家一直提倡;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思无邪就是不要失去正念,时时心不驰散,时时能摄持住自己的心念。

很安静地、很寂静地、很如法地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路,说好每一句话,这就是修行啊。

修行怎么修啊?

修行不是惊天动地,非要做出什么样子来,修行就是这样寂静地、细水长流地,把我们的身、口、意时时都管束好,每一件事都做好,这样修行就容易成功了。

\

所以,不要舍近求远,想着我一定要去住山、要去闭关、要去怎么样,那个都太远了。

你小处的事都做不好,给你寂静的环境你也用不上功,为什么?这颗心与道不相应。给你一个安静的环境,你也不相应,去了就很压抑、就想跑。

所以,修行一定要从细微之处着手。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成语名称以血洗血成语拼音yǐ xuè xǐ xuè成...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成语名称以规为瑱成语拼音yǐ guī wéi tiàn成...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语名称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成语名称以观后效成语拼音yǐ guān hòu xiào...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