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宣化上人: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13 09:37:43
摘自宣化上人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这是说一切法大略有五种,只能大慨讲,不能详细讲,详细讲就太多了。“一者心法”。第一种是心法,也就是心王,一切法之王,因为一切法都是从心法建立起来,若没有心王,就没有一切法,所以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法就是心王之法,共有八种,在下面将会详细解释。“二者心所有法”。亦即是心所法,又叫心使,使就是一个使唤人,也就是心的工人。心是王,心所就

摘自宣化上人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

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什么是一切法?怎么是无我呢?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

这是说一切法大略有五种,只能大慨讲,不能详细讲,详细讲就太多了。

“一者心法”。第一种是心法,也就是心王,一切法之王,因为一切法都是从心法建立起来,若没有心王,就没有一切法,所以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法就是心王之法,共有八种,在下面将会详细解释。

“二者心所有法”。亦即是心所法,又叫心使,使就是一个使唤人,也就是心的工人。心是王,心所就好像是大臣或工人似的,替国王去做事。做事的时候,必须用这个心所。心所又叫“心数”,有五十一个,这些法都是依照心而起的,是心家所有,心家就是心王,所以叫心所有法。

“三者色法”。凡是有形质、有实体的都叫色法,不是单单有颜色才叫色法,有障碍的都是色法,有十一种,后面再讲。

“四者心不相应行法”。这种法和其余的四法都不合作。相应就是合作,它是不合作者,是自己单独不相应地从心生出来的。这种法是属于一切行,有所表现的。

“五者无为法”。前面四种都是有为法,后面这种是无为法。无为法是修出世大乘的一种法,所以,要修出世法才能证得这种境界。以上所说五种法,讲到正文时,我们会详细分析。

在这一切法中,前四种是有为法,最后一种是无为法。如果单是认识前面四种,就是凡夫外道,若单认识无为法,就是小乘偏空,没有达到大乘境界。大乘的境界是什么呢?即有为而无为,就是在有为法上,体会到无为法;不是离开有为法,再另外找一个无为法。有为无为只是一念心的转变,在有为法上,你就能了解无为法,即世间而出世间,在世界上你一切一切都明白了。无争、无贪、无挂无碍,自在圆融,这种境界你说多快乐!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大乘菩萨,如果再能在“无我”上用功夫,勇猛精进,就能达到究竟妙觉的果位了。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一切最胜故”说的就是第一种心法。因为在一切法中,它是心王,也是在一切法中最胜的。

“与此相应故”就是指第二种心所有法。心所有法与心王是相应的,它是听心王的指挥

“二所现影故”说的是第三种色法。色法是心法和心所有法显现出来的一种影子,是八识中的一个相分。本来是没有自体,因为我们看见的一切形相,根本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八识中的“见分”生起妄执分别,认取由八识中的“相分”变现出来的影像以为实境

“三位差别故”说的是第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也是由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所分别出来的。

“四所显示故”指的是特别深奥的第五种无为法。是很难明白的,因为没法子明白,所以要藉“有为法”来显示“无为法”。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成语名称以虚为实,...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成语名称以蠡测海成语拼音yǐ lí cè hǎi成语...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莛扣钟 以莛扣钟

以莛扣钟成语名称以莛扣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kòu zhōn...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