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学佛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10 09:39:30
学佛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个问题初听起来,令人有些错愕。学佛不是一辈子的事情吗,怎么还有头儿呢?  不妨打个比方。你准备报考一所学校去上学,看到学校的招生简章是这么说的:在这所学校学习,没有毕业的那一天,必须一直学下去;一辈子都要依靠老师,自己无法独立。  这样的学校,不知道有没有人敢进。如果一所养老院这么规定,倒还算是情有可原。如果是一所学校的话,这样的规定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了。就算是医院,也总
学佛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学佛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个问题初听起来,令人有些错愕。学佛不是一辈子的事情吗,怎么还有头儿呢?

  不妨打个比方。你准备报考一所学校去上学,看到学校的招生简章是这么说的:在这所学校学习,没有毕业的那一天,必须一直学下去;一辈子都要依靠老师,自己无法独立。

  这样的学校,不知道有没有人敢进。如果一所养老院这么规定,倒还算是情有可原。如果是一所学校的话,这样的规定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了。就算是医院,也总应该有出院的那一天吧。

  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经过有限时间的集中学习之后,掌握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然,知识不可能脱离实践。仅仅掌握知识,还远远不够。要想在实践的时候能够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还需要相当多的历练。但是,这些历练完全可以由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再慢慢积累,本来就不需要在学校里面完成。学校的意义在于给学生传授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到底能够把知识用到什么程度,就靠他自己的造化了,不是有句古话这么说吗,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其实,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一门知识,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试想,几乎任何一门学科,经过四年本科,再加上五、六年的研究生阶段,都能拿到博士学位了。博士毕业后,虽然不能保证日后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学者,但是至少掌握了完整的研究方法,具备了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也许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工作的积累,就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佛难道不应该也是如此吗?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学佛好多年,但是对佛法的基本教理或者修行方法一头雾水的人大有人在,一旦离开老师的指点,简直就是寸步难行,几乎看不到出师的那一天。佛法是不是真的难学,以至于终其一生都学不完吗?

  如果一个人要想在学修佛法上有所成就,最终还是要经过自己的实践积累,而不能纯粹指望某一瞬间的外部作用来让自己脱胎换骨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赖在一个老师身边。只要学的人学到了必要的修行方法,老师大可以让这些学过的人毕业离开,再重新换一拨新的学生从头教起。毕竟一个老师能够关顾的学生数量总是有限的。如果以前的学生学了以后一直不走,只会占用未来学生的空间。

\

  当然,也有老师确实需要学生的时候。比如,舍利弗和目犍连就是佛陀两位最得力的弟子,他们二人经常代表佛陀为僧众讲法,分担佛陀教育徒众的劳累,宛如佛陀的左膀右臂。当年提婆达多想要取代佛陀,至少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人这一关就过不了。也正因为如此,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人先后早于佛陀圆寂的时候,才让佛陀如此痛心,甚至为此担忧佛法的未来。此情此景,不免让人联想到孔子失去爱徒颜渊的样子。

  也许,佛陀跟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关系已经不能简单的用师父和徒弟的关系来概括了,更像是一种工作关系,或者合作关系。毕竟,舍利弗和目犍连当时已经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不再需要接受佛陀的指导了。

  这让我不禁想到在大学里面,理科院系的研究生对导师的称呼通常不是导师或者老师,而是老板。也不知道老板这个词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但是至少我上研究生的时候大家都是这么叫。平时,我们同学之间说到导师的时候,就是老板老板这么叫的,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恰当的,反而显得比较轻松自在。倒是我的父母当听到我管导师叫老板,显得颇为惊讶。

  固然可能有老师不想让学生离开、让他们为自己打工的情况,但实际情况也可能是很多人只是把老师当成一个给自己看看病、开点方子的医生罢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为了学习一门手艺、或者一项技术而来的。

  也许有些人学佛,只是为了给自己上一点儿止痛药罢了,哪儿痛就在哪儿抹点儿。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学佛没有一个头儿,也就不足为怪了。

  佛法的没落也许正在于此。投奔、投靠的人越来越多,来了就不想走的人越来越多,而能够创造价值的人越来越少,能够学成出师、自立门户的人越来越少。寺院也就从学校逐渐蜕变为医院,甚至养老院了。

  原标题:学佛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转自微信公众号:贤超小和尚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

以讦为直 以讦为直

以讦为直成语名称以讦为直成语拼音yǐ jié wéi zhí成...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