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10 09:38:55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第五阶段:最后的见地是:了知心相用本是一体,心境本是一如,无对立,无差别,真正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而心行平等,等观一切。也就是说,不见境界有善有恶,不见清净异于恶浊,何以故,一切皆空,同一体性。更知道,一切善恶对立,来自于心的分别,境无好坏,美丑在心的分别。息心忘虑,便是修行成佛道。此时不落断灭,何以故,了知见闻觉性即是本清净心,若不攀援,此心即为真心。用即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

般舟(本文作者法名)通过自己的体验,感觉修学人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才能真正具备正见。

初始阶段:

一般都是感觉佛法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可以作为自己人生的寄托和依靠。其表现在于:殷勤求佛,烧香拜佛,求佛保佑,保佑自己及相关人员平安无事,得财得福。把自己的一生荣辱富贵,交给佛菩萨去管。得到好的境界,便喜欢的不得了,认为佛菩萨真是灵验;遇到不好的境界,便开始怀疑佛菩萨到底有没有。

第二个阶段:

就是懂得了自己可以改变命运,也就是通过布施可以的钱财,放生得长寿,也就是知道了命自我立,可以通过自己改变将来乃至下一生的命运。于是开始琢磨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此时的出发点,还是在追求人天乘,即使想做佛菩萨,感觉距离自己太遥远,不相信自己可以成佛证圣。只想将来有官做,有财发就行了。此还是初期阶段。

第三阶段:

通过学习了义经典的学习,心中有所觉悟,便知道了空与有的道理,具备了般若空观。此时知道,一切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造,有的人可以知道,自己可以成佛,因为一切无所得,只要放下,清净自己,便可以成就佛道。此时的观点基本上属于正见,但是,是教下圆满知解的程度,还不是宗门中人。这对于前者而言,是一个见地上的飞跃。

但是,此时的学人,不离能所对立的观念,还有清净与不清净的对立。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有是非,有高低等等对立的观念。因此要远离染污的境界,以忍耐对待是非。以止观来清净自己。观不净而加以禁止。心有恶念,立刻要加以转化。此时学人之心,以为已经彻悟,心中有慢存在,不服管教。呵呵。经常看一些大德著述,一是对照自心,加以验证,二是挑毛病。此时确实看一看很多不如法的说教。对于一些著述有了不同的观点。同时,可以放心的发表评论了,也就是说,这时候才有胆量进行争论。

第四阶段:

到此程度,如果不能得到真正的明师指点,很难再提高一步了。此是关键之处,若能信服明师所言,仔细参悟,可以透过此关,而真正成为宗门之人。如果固执己见,精进修持,可以进入次第菩萨乘。

\

第五阶段:

最后的见地是:了知心相用本是一体,心境本是一如,无对立,无差别,真正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而心行平等,等观一切。也就是说,不见境界有善有恶,不见清净异于恶浊,何以故,一切皆空,同一体性。更知道,一切善恶对立,来自于心的分别,境无好坏,美丑在心的分别。息心忘虑,便是修行成佛道。

此时不落断灭,何以故,了知见闻觉性即是本清净心,若不攀援,此心即为真心。用即了了明知,睁眼闭眼,自性不灭。一切施为动作,不离本心。当下自在。

若知此理,应当去看《传心法要》《血脉论》,此二论所说极为透彻精当。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古诗原文[挑...

以蚓投鱼 以蚓投鱼

以蚓投鱼成语名称以蚓投鱼成语拼音yǐ yǐn tóu yú成...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成语名称以血洗血成语拼音yǐ xuè xǐ xuè成...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成语名称以规为瑱成语拼音yǐ guī wéi tiàn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