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9 09:35:39
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  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  何为正知正见、 正信正修?简言之,心地清净光明,令见、闻、觉、知之用,能契入佛知佛见,佛法教理本体,能契入真如自性之修为者,其修学的观点和方法即称为正知正见、正信正修。有正确的知见,才会有正确的信解和修学的行为。  俗语说: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就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愿被他人所得。这是人类的劣根性,人往往都是自私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

  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

  何为正知正见、 正信正修?简言之,心地清净光明,令见、闻、觉、知之用,能契入佛知佛见,佛法教理本体,能契入真如自性之修为者,其修学的观点和方法即称为正知正见、正信正修。有正确的知见,才会有正确的信解和修学的行为。

  俗语说: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就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愿被他人所得。这是人类的劣根性,人往往都是自私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为什么也不愿意让别人得到呢?或许它是一件适合别人的东西呀。每个人往往都有自己的隐私。当自己的隐私被人揭开而不能隐瞒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是恼羞成怒而做出很可怕的事情来,这也是人类劣根性!是谁的过失?该怪揭开的人或是怪自己有隐私?双方若是任何一方心态端正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最好就是人人都有良好的心态或人人都没有隐私。

  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位农夫养了二百五十头的牛,他每天早起晚睡的照顾牛群,他为照顾这一群牛,有时连饮食、睡觉都忘了。一切精神都放在这群牛上,他如此的刻苦勤劳,最后终于成为本村最富有的农牧家,牛群也生存在这优美的环境上过著舒舒服服的日子。

  有一天山上下来一只猛虎,闯进了这块优美的天地,攻击这群养尊处优的牛群,牛身虽大但欠灵活又笨,终于被这只猛虎扑杀了一条牛,老虎饱餐了一顿,就悄悄地离开了,当这位农夫发现了牛被杀时,老虎已经不知去向了。

  牛主人不但不设法保护牛群的安全,反而向牛群发牢骚地说:我的牛是完整的二百五十头,如今已被虎噬食了一头,就像玉壶上有了裂痕一样,还有什么保存的价值?心里很懊悔的自言自语,当初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资金去买牛呢?为什么那么辛苦的去开辟这么广大的牧场呢?如今已不能完整了,留它有什么意义。

  他低头的沉思了片刻,最后终于作了决定,从其历年来所饲养的牛驱遂到山岩陡壁,万丈深谷的边缘,一只一只的推下去堕落山崖深谷,最后二百五十头都推完死了,自己才扬长而去。

  这样的人不是很愚蠢吗?如果他有正确的看待事物的心态,就不会因失去一头牛而放弃二百五十头牛!世间万物没有十全十美。

  出家人受持二百五十条戒,没有用心护持,不意的毁犯了一条戒,他不思忏悔,反而想:既不能完整的守戒,不如多毁几条戒,或把清净戒都统统毁犯了,不但不成为一个出家人连一个在家居士都不如,不是和这位农夫把辛辛苦苦养的牛群都推下山崖一样吗?

  人的智识是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的。人的善恶忠奸也是相差悬殊的,人的行为邪正也是差别很大。人的心更是千变万化,所以欲认识一个人的好坏很不容易,古人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有的人很有智识,也很有学问,可是做事却是做那些愚蠢无知的事,有人虽没有什么智识学问,可是所做的事情却是合情合理的。所谓上上人有下下智,下下人有上上智是也。

  为什么人心会千变万化呢?又为什么上上人会做下下智的事情呢?一般人说是命运使然,有的说是神鬼使它这样。佛法说,一切都是业力使然,因为我们过去无始以来已积集许多善恶业,其善恶的业力生起现行,遇到什么环境,即引发什么业力出来。所以虽是上上智的人也会做出下下的行为来,或一下子善,一下子恶的行为。

  是故学佛须先学正知正见,譬如欲往某某地必须先认识路程一样,盲目的乱撞,不但不能达成目的,还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呢?就做人处世亦要有正知正见,才能避免作恶造业,修行用功更是应修习正定才能开发智慧。否则走入魔道就一失足成为千古恨了。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成语名称以貍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成语名称以身殉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xùn guó...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