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9 09:35:19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养育了七个儿子,有一个儿子死了。这个愚人就想将他的尸体留在家里而自己离去。周围的人就对他说:“生与死是截然不同的,应该尽快慎重地将尸体送到远处安葬。为什么把尸体留在家里,自己远离呢?”愚人听了这些话,心里思量道:“如果不能将儿子的尸体留下来,而应当安葬的话,就要再杀死一个儿子,安放在担子的两头,保持平衡,这样才能顺利送到墓地。”于是,他又杀死了一个儿子,用担子的两头各担一具死尸,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养育了七个儿子,有一个儿子死了。这个愚人就想将他的尸体留在家里而自己离去。周围的人就对他说:“生与死是截然不同的,应该尽快慎重地将尸体送到远处安葬。为什么把尸体留在家里,自己远离呢?”愚人听了这些话,心里思量道:“如果不能将儿子的尸体留下来,而应当安葬的话,就要再杀死一个儿子,安放在担子的两头,保持平衡,这样才能顺利送到墓地。”于是,他又杀死了一个儿子,用担子的两头各担一具死尸,埋葬在远处林中的野地里。人们见到这种行为,都强烈地讥笑他,从未见过这种愚蠢的人。

好比修行的佛教徒,自己犯了戒律中的一条,又怕公开承认错误,悄悄地掩盖起来,自己表白在行为、语言、思想上远离了罪恶。如有知情的人,对他说:“出家修行的人,应当自觉遵守戒律,就像爱护明珠一样,不让它受到损坏。你现在为什么违犯了受持的戒律,还不悔过!”犯了戒律的人说:“如果一定要悔过,那就再去犯戒律,然后一起悔过。”接着就又破戒,做了许多坏事,从而被赶出了佛门。这正如愚蠢的人,一个儿子死了,又杀了一个儿子。这位被赶出佛门的人,也同样如此。

辨析:

\

这个比喻是比喻释门弟子不依戒行事,隐瞒过失,以致贻误自身。这至少给了我们一点有益的启示:防微杜渐,免成大患。认识错误是走向正确的前提。如果知错不改,文过饰非,是难以有所建树的。

智慧的人与愚蠢的人最大的区别正是在于能够常常反省自身,知错就改。古往今来,几乎所有能够改造社会的人,恰恰都是能把握自身,首先改造自己的人。李斯在秦国当客卿时,在被驱逐出秦国时写了一篇上书。对这篇批评的文章,秦始皇读后不仅接受了言辞犀利的指责,而且立即改错,下令急速追回李斯,井任命他担任了全国的司法首长廷尉的职务。因此聪明人正是能很快地发现和改正错误的人;愚蠢的人就是知错不改、执迷不悟,甚至变本加厉、错上加错的人。

(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

圣法法师说:

每天打开报纸或电视,常常看到骗徒骗人钞票,色徒贪恋美色,身败名裂之事,比比皆是。

有一乡下的青年,来到街市寻找牙医欲拔掉一颗坏牙。问:拔一颗牙要多少钱?牙医说:一颗五百元,拔两颗八百元。青年想既然拔两颗便宜,就拔两颗,省得再跑一趟。本来只一颗牙坏,因贪便宜而拔了两颗,是聪明还是不聪明呢?

世间有许多人,贪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或一念之差作大恶业,而造成万劫不能翻身的事情。学佛的人犯了一条戒,应该赶快忏悔。如果想不如多犯几次戒再来忏悔,这和杀子成担有何不同呢?

尝遍了人生痛苦的人,却又丢不开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想再享几年世间的快乐再来修行。一年又一年欲用功又怕吃苦,欲过舒适生活,又希望很快得道,或希望不需要用多少功夫就获得很多功德。所以外道邪师就利用人的弱点,引人入魔,和故事的杀子成担有何差别?                          (摘自《百喻经故事广释》)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成语名称以讹传讹成语拼音yǐ é chuán é成语...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