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如来藏九喻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7 09:33:46
编辑:小勇

\

zf  通过譬喻引导弟子理解甚深法义,是世尊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法华经》中就有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和医子喻这些著名的比喻。  《大方广如来藏经》则以九个比喻,说明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依在下理解,此九喻是以不同的比喻说同一件事。  (1)譬如佛所化无数莲花,忽然萎变,无量化佛在莲花内,相好庄严,结跏趺坐。萎花比喻无明烦恼,佛身比喻如来藏。谓一切众生烦恼身中本有功德庄严之如来藏,然为无明贪惑所覆而不能见。  (2)譬如醇蜜在岩树中,无数群蜂围绕守护,故欲取蜜,必先除彼蜂。群蜂比喻无明烦恼,蜜比喻如来藏。谓一切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原有功德法味,然为无明所缠绕,则不得其用。  (3)譬如稻、麦、粟、豆等,所有精实为糠所裹,若不去糠,则不堪食用。稻、麦、粟、豆等比喻如来藏法身之体,糠比喻无明烦恼。谓如来藏法身之体深隐在无明烦恼中,不得受用。  (4)譬如真金虽堕于粪秽中,然永不变质,若知其所在,则得觅取而用之。真金比喻如来藏性,粪秽比喻无明烦恼。谓如来藏性为无明烦恼所覆,然不失本净,一旦寻获,去其垢秽,则复现其明洁净性。  (5)譬如贫穷家,其屋宅内地藏有珍宝,却了无所知,待发掘后始得用处。贫家比喻众生,珍宝比喻如来藏性,地比喻无明烦恼。谓众生虽具如来藏性,然为无明烦恼所覆,了不自知。  (6)譬如庵摩罗果之种子深藏于果实之中,安住不动,未能萌芽生成,然亦含藏不朽,若遇地缘,种植其中,久后自成大树王。庵摩罗果之种子比喻如来藏,果实比喻无明烦恼。谓如来藏久藏于无明烦恼中,安住不动,然亦始终不朽,其后若遇佛法殊缘,则自然萌生,证成无上菩提。  (7)譬如真金之像,披裹臭秽弊垢之衣,弃掷于地,流转旷野,见者不知,皆贱视之。真金之像比喻如来藏清净法身,臭秽弊衣比喻无明烦恼,旷野比喻三界之生死大海。谓众生虽有如来藏清净法身,然为无明烦恼所缠裹,故堕在生死大海之中。  (8)譬如贫贱女,身怀贵胎(转轮圣王)而不自知,犹作贱子之想。贫贱女比喻无明烦恼,贵胎比喻如来藏清净法身之体。谓一切众生以无明烦恼之故,不知自身即有如来藏清净法身之体。  (9)譬如铸造金像,真金在内,燋模在外,其模为黑泥覆蔽,形状燋恶,令人不能推知其内有真金。真金比喻如来藏性,燋模之黑泥比喻无明烦恼。谓如来藏性被无明烦恼所覆蔽,众生遂沉浮于闇昧迷惑中,全然不识自身中之如来藏性。  (以上九喻之文字引自电子版《佛光大词典》)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对《如来藏经》中的九个比喻进行了完整的概括。谈锡永上师《宝性论》的新译文通俗流畅,现将其中之如来藏九喻恭录如下:   萎花中佛蜂腹蜜,皮壳中实粪中金,地中宝藏种中芽,破朽衣中圣者像。  贫丑女怀轮王胎,泥模中藏真金像,有情所具如来藏,时为烦恼染成障。  染如萎莲如蜂腹,如壳如粪如土地,如种如朽故败衣,如贫丑女如泥土。  如来藏则如佛陀,如蜜如实如黄金,如宝藏如宝树芽,如转轮王如金像。  譬如萎败莲花中,佛具千种庄严相,唯具天眼者得见,迎佛出此水中莲。  是故善逝具佛眼,地狱亦见如来藏,能以无碍大悲悯,救渡有情离此障。  萎莲中佛天眼见,萎败莲花瓣即开,譬如佛见如来藏,有情烦恼障即离。  譬如蜜酿蜂腹内,具善巧者欲取蜜,乃以善巧方便法,使蜜能离蜜蜂腹。  世尊具一切种智,见如来藏譬如蜜,使离如蜂根本障,由是取得蜂腹蜜。  欲得百千万蜂蜜,蜜若有情无垢藏,烦恼藏则恰如蜂,世尊善巧取蜜者。  果实为壳掩,无人能得食,凡欲食其实,先须去皮壳。  譬如如来藏,为烦恼所杂,不离烦恼染,三界不成佛。  米麦未去壳,食之无滋味,如来藏污障,有情无法味。  如人有黄金,置于粪秽中,黄金性不改,千百年如是。  天人具天眼,见而告人曰,此中有宝金,待还清净相。  如佛见有情,烦恼如粪秽,为除贪欲染,降无上法雨。  如天人见金,示其珍贵性,佛以法清净,著染如来藏。(zf注:“著染如来藏”中之“著”为开显义。)  譬如贫家地深处,具有被掩无尽藏,贫人对此无所知,宝藏不能命彼掘。  此则恰似如来藏,清净不增复不减,有情对此无所知,由是常受轮回苦。  贫者不知具宝藏,宝藏不能告其在,有情如是具法身,佛以方便令出世。  譬如菴摩罗果等,其种恒具发芽力,若予土壤及水等,即能渐长成为树。  如是无上真如性,有情无明如种核,若以功德作诸缘,即能渐成胜利王。  水土阳光时空等,芽具诸缘发成树,有情烦恼藏所掩,佛芽缘具即茁长。  譬如宝石造佛像,为破臭衣所遮盖,天人见此在路旁,乃为凡夫作指引。  佛亦如是见佛性,纵使畜生亦具足,无始以来烦恼掩,故说法义解脱彼。  如宝石像朽衣掩,天眼见已示凡夫,如来藏为烦恼掩,佛说深法为显露。  譬如贫丑无助妇,既无片瓦复无护,腹中虽怀王者胎,不知轮王在腹内。  世法浑如无瓦屋,污染有情如孕妇,清净藏虽堪作护,却似轮王处腹内。  臭衣丑妇屋无瓦,纵使轮王在胎住,有情恰似无助者,虽具护助亦苦恼。  譬如大像真金铸,却为泥尘所掩盖,若有人能知见者,除去泥模金清净。  佛亦如是见有情,自性光明偶污染,除诸障已得解脱,有情即如真金像。  如纯金像泥模掩,知金像性除其泥,一切智智心寂静,演说深法除诸障。  有些师兄可能要问:思维、理解上述九个比喻(以生起信心)有何功德?我们且看《如来藏经》中的开示:   若有菩萨。得此如来藏法。书写经卷读诵受持。思惟其义为他广说。而彼菩萨应作是念。我今获得无上菩提。其人应受人天阿苏罗供养恭敬。  佛说是已唯然欢喜。尔时世尊复说伽他曰:  菩萨闻此修多罗 作是思惟获胜觉  若有人手得此经 人天礼拜应恭敬  诸佛世尊大导师 称赞彼人人中最  亦名最胜之法王 若经入于彼人手  是人照曜如满月 应受礼敬如世尊  能持法炬为世雄 由入此经于彼手  从这一开示中可以了知:若有行人发菩提心(即“菩萨”意),于此经典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思维其意,广为人说,是菩萨当作已成佛想! 由此可见此经之殊胜!  另外,对“法王”名号感兴趣的师兄瞪大眼睛看清楚了:“若有人手得此经,人天礼拜应恭敬,诸佛世尊大导师,称赞彼人人中最,亦名最胜之法王。若经入于彼人手,是人照曜如满月,应受礼敬如世尊,能持法炬为世雄,由入此经于彼手。”  请注意,若人受持此经,释迦牟尼佛便金口授记此人为“最胜之法王”!  此甚深如来藏乃诸佛的自证境界,因此我等行人感到不可思议是完全正常的。此境界虽然不可思议,但我等行人却并非没有直入的门径。在《宝性论》中,弥勒菩萨说:   如来藏与证菩提,佛功德及佛事业,此唯佛自证境界,纵清净者不思议。  智者深信佛境界,能得无量佛功德,证不思议无上乐,其善胜于诸有情。  由此可知,门径便是“深信佛境界”!

\

编辑:小勇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成语名称以规为瑱成语拼音yǐ guī wéi tiàn成...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语名称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成语名称以观后效成语拼音yǐ guān hòu xiào...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