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妙法老和尚-一个懂佛法的人,应该这样理解《西游记》(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7 09:33:29
妙法老和尚:一个懂佛法的人,应该这样理解《西游记》(发帖人: ywj369 )妙法老和尚答:“我觉得一个懂得佛法的人,应当这样理解《西游记》:唐僧原来讲的是自己修自己的小乘佛法,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观世音菩萨化现成一个老和尚,指点唐僧去西方拜见佛祖,求取大乘经典。西天取经的路实际上就是唐僧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而修行之路不是平坦的,充满了艰难险阻。 “唐僧的三个追随者,实际上集中体现了众生‘贪、嗔

妙法老和尚:一个懂佛法的人,应该这样理解《西游记》(发帖人: ywj369 )

妙法老和尚答:“我觉得一个懂得佛法的人,应当这样理解《西游记》:唐僧原来讲的是自己修自己的小乘佛法,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观世音菩萨化现成一个老和尚,指点唐僧去西方拜见佛祖,求取大乘经典。西天取经的路实际上就是唐僧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而修行之路不是平坦的,充满了艰难险阻。

“唐僧的三个追随者,实际上集中体现了众生‘贪、嗔、痴’三种恶习。猪八戒代表贪欲重的人,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吃、贪睡……所以给他取名八戒,意思是只有守戒才能熄灭贪欲,只有守戒才能获得智慧,所以叫悟能。孙悟空代表那些有本事,有能力但脾气大的人。取名悟空,就是告诉这些人要知道一切无常,万法皆空的道理。而沙悟净是指那些生性憨厚的‘老实人’,因为不明白佛法,造下了杀生吃肉的罪业(他曾在流沙河吃人为生),取名悟净是要他修净行,要想出离三界必须慈悲不杀。而身为师父的唐僧,四大皆空,不被财色名利所吸引,在生死存亡之际视死如归,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他在悟空破杀戒不听教诲的时候念紧箍咒,意味着用戒律来约束他,令他改邪归正。

“唐僧不会腾云驾雾,不会变化,只知一心念佛,表明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有神通。你看神通广大的孙猴子,在妖怪的神通大于他的时候,不是也束手无策吗?然而邪不压正的,在一心念佛的唐僧有生命危险时,观世音菩萨一定会逢凶化吉,助唐僧遇难呈祥。再说,那些猴子对付不了的妖怪,多是哪位圣人的侍者或坐骑之类跑下来作怪的,这应当理解成菩萨、仙人为帮助唐僧早证圣果,有意制造的障碍。“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唐僧在生死悠关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怪过观世音菩萨让他取经啊!

\

“孙悟空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却出不了如来佛的手心。如果佛想把大乘经典交给唐僧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或者由孙悟空去取不就省事了吗?所以,这部《西游记》是告诉我们修行的艰难。在每一个学佛团体里,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在求佛道。佛教的团体就是个大熔炉,兼收并蓄。佛法是至刚的,无坚不摧;佛法是至柔的,无往不利。只要大家禀持修行的正念,就可共图大业。所以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师徒四人终于拜见了佛祖。然而在去藏经阁取经书时又遇到了障碍,这实际上是说只要未成佛,就会有无明,也是说只有舍,才有得。

“归来途中,所有佛经都掉进了水里,最后只剩下“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佛在《金刚经》里也曾说过‘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同时也是说到了末法的后期,从《楞严经》开始,所有经书的文字都会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莛扣钟 以莛扣钟

以莛扣钟成语名称以莛扣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kòu zhōn...

以莛叩钟 以莛叩钟

以莛叩钟成语名称以莛叩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kòu zhōn...

以螳挡车 以螳挡车

以螳挡车成语名称以螳挡车成语拼音yǐ táng dǎng chē...

1997年8月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1日出...

1997年8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17日...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