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妙境长老宣讲修学大悲咒的十个理由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6 09:35:14
妙境长老宣讲修学大悲咒的十个理由(发帖人:tianshi) 佛说是语已,尔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惟愿世尊慈哀听许」。释迦牟尼佛在观世音菩萨的道场里边,大众集合以后,法会里边,

妙境长老宣讲修学大悲咒的十个理由(发帖人:tianshi)

佛说是语已,尔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惟愿世尊慈哀听许」。

释迦牟尼佛在观世音菩萨的道场里边,大众集合以后,法会里边,密放神通光明,照耀十方剎土。法会里边的总持王菩萨怪未曾有,就向佛请问,是谁放这样的光明呢?于是乎佛就回答总持王菩萨,说是这个会里边,观世音菩萨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前文大略地这样说过了,这以下就是观世音菩萨,说明他要演说大悲心陀罗尼呪的原因。「尔时观世音菩萨从」他的「座」位站「起」来。这样的话,从表面上看,当然我们很容易明白,就是他想向佛有所陈述,他不是坐在那里,他从他的座位站起来。

但是我们的中国古德,从这个地方,就是又有一个深刻的意思说出来,就是说观世音菩萨,从第一义空那里发大悲心,欲教化一切众生,所以叫做从座而起。「整理」他的「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呪,今当欲说』」。他心里边有陀罗尼咒,这个陀罗尼呪的名称,叫做大悲心陀罗尼咒。这个意思在前面经的题目那里说过了,说过了,可能也有人忘记了,也有人以前没有来过,我再简单说一下。

陀罗尼有几种解释,在这里就是用咒的意思解释。这个咒,是中国原来就有这样的字,也就是有这样的呪。你有什么特别的困难,用这样的咒去祝愿,它可能会有效。中国原来有这种事情,也就是所谓巫术了。现在由印度翻译过来这样的法门,也类似这种情形,所以也称之为咒,但是在印度的话,就是叫做陀罗尼。

大悲心陀罗尼,就是这种陀罗尼咒,是从大悲心发出来的。相对地说,也有不是大悲心说出来的咒。能说出咒来的人,一般没有禅定的人不能说咒,就是要得四禅八定的人,他可以说出咒来。他说出来的咒,当然也是有效力,不过是有限度的,也是有条件的。有了禅定的人,他因为有定的关系,他心的力量强大。我们没有禅定的人,心的力量不如他力量大。

我以前也说过,譬如说这个墙壁,这个墙壁,我们从那里走到那里,他就有障碍,便过不去了。但是有禅定的人,他坐在这里,他的内心入了定以后,他心里面作念:这个墙壁是有若无的样子,就像虚空一样,那么他就可以过去了,他就能从那里走过去,当然他要先作念,他先作念,他就可以从这里走过去。他这个心,能有这样的力量,我们不行,我们不可以。

这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有禅定的人,心的力量大。当然这个并不是神通,还不是神通。要是从这样的禅定里边,修如意通,修这个神足通,修成功了,就不需要作念,随时可以墙壁、高山,都可以过去,入地如水,履水如地,都可以随意自在的,心的力量大。得了禅定的人,他就是说出一个咒来,然后他用禅定这个心的力量,赋予这个咒功效,他说这个咒能如何如何,那么这个呪就是有力量了,就是这么回事。

但是佛教徒,发了菩提心的佛教徒,得了四禅八定,当然也可以说咒。如果是断了烦恼,譬如是得了九次第定,得了阿罗汉果、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了,他由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乃至到佛,他这个功德,到佛才逐渐地功德圆满。这个功力也就有深浅的不同,也都能说咒,也是一样,他说出这个咒,他赋于它什么力量,什么力量,这个呪就有效。但是如果不是圣人,你虽然得了四禅八定,你还是凡夫,你所说的咒,有效的限度,是很低的。要是法身菩萨到佛的境界,那是不可思议了。

现在观世音菩萨,他说:「我有大悲心陀罗呪,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惟愿世尊慈哀听许」。观世音菩萨他有大悲心,他想要说大悲心陀罗尼咒,目的是什么呢?一共有十句,有十个目的。第一句是:为诸众生得安乐故。   

这一句是总说,其余下面九句是别说。众生有什么什么样的困难、苦恼,心里面不安乐,为诸众生得安乐故,所以要说这个大悲心陀罗尼咒。什么事情不安乐呢?就是第一个是病痛,有各式各样难治的病。念这个大悲呪,就能除病苦。得寿命故,有什么什么病,医生不能治疗,一般在有病的人来说,就是没有希望了。但是若是念大悲咒,他有希望治好。

\

这个在佛法里面来说,佛法的目的,主要是令人转凡成圣这件事,主要是做这件事的。佛法在世间,目的是为了解除一切众生生死的苦恼,得涅盘。但是众生在没得涅盘之前,还有些现实生活上的问题,我有病,我很苦恼,佛菩萨怎么样怎么样照顾我,所以佛菩萨就是也要有一个方便,是这个方便,就是说出这个咒,能除你的病。得寿命故,我的寿命要死了,寿命短,我希望寿命长一点,也可以,念大悲咒也能令你的寿命长。

得富饶故,这个富饶,说我生活困难,或者我没有工作,有一些问题,你念大悲咒,能使令你的财富丰足,念大悲呪有这种作用。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能灭除一切的恶业。对于他人有所伤害,就是恶业,这种事情是一切贤圣善人所诃斥的事情,这个罪过是特别重的。这种罪过,就是要受极重的恶报。

说是我现在没有做这种事情,但是可能前生做过。说我今生也没做过,前生有可能会做过。当然这罪过,虽然造了罪,这个罪潜伏在那里,它不发生作用,也好像没有罪似的。也有的人,一时地愚蠢,做过一些严重的罪过,尤其是对父母有些不合道理的事,罪过是特别重的。或者是自己的恶心特别强,所造的恶业也是特别重。这种罪是不容易灭的。现在若是能念大悲咒,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

离障难故。这个障难,即是障碍、困难。就是我希望做什么事情,但是有障碍,使令我不能做。譬如说我想打禅七,已经计划好了,开始要打禅七了,中间有事情,不能做。说是我计划,要把《华严经》背下来,计划好,要开始了,喔,忽然间有病了,就不能念《华严经》。就是你想要做功德的事情,就是有障碍,使令你不能做,你有困难不能做。或者做到中间,喔,不行,我有事情,不能做。若是想要放逸,有罪过的事情很容易成就,但要你要栽培善根,就不行。那么这些是障难。现在你可以念大悲咒。

\

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经论里面说这个白,白是清净的意思。但是白对黑来说,黑就是恶法,就是罪过的事情;白法就是有功德的事情。有功德的事情,明白一点说是什么?就是五戒、十善。我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说十善,前三个也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五戒里面的不妄语,在十善里面就把它分成四个,:不虚妄语、不离间语、不暴恶语、不杂秽语。不虚妄语就是不说谎话。不离间语,就是不破坏彼此间的关系,你说出这个的话,对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有破坏,叫离间语,这种话不要说。不暴恶语、不杂秽语。不暴恶语就是不说暴恶的语言,不要随便出口骂人,开口骂人就是暴恶的话。最后就是杂秽语,说出这种语言很污秽,令人放逸的语言,你不要说。这些就是白法,你若说出这四种话,就是黑法了。再就是意业有三种:不贪、不瞋、有正知正见,这也是白法。

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清净的善法,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是有利益的,能得安乐果报的,这些事情就叫白法的功德。 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这个诸善根,其实也是白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可以分别: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就是刚才说的五戒、十善的这些功德。诸善根就是在佛法里边,修学无漏的功德,那么就叫做诸善根,这样子可以不重复了。善根,譬如这个树,它有根,由根生出来干、枝、叶、花、果。我们内心里面有一种善的根,由此根能生出来一切善法,这个根是什么呢?经论上现成的说法,就是不贪、不瞋、不愚痴。无贪、无瞋、无痴。无贪、瞋、痴,这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当然这个无漏的善根,要有般若的智慧,去修学一切功德的时候,就都是无漏的善根了。有般若智慧,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取着,你做善法的时候,能够不执着,那就是出世间的善根;你若有执着,那就是世间的善法。所以在佛法里面说这个善法,一个世间的善法,一个出世间的善法。  

世间的善法就是做这种事情很好,但是我的内心还有执着,我做了什么什么功德了,你不如我,虽然嘴上没有说,但是心里面有这些分别,就在这种功德上面,生出来一种执着心,生出来高慢心,也会引起种种的烦恼,也会引起一些烦恼的。

现在这个文上的意思,是说我们佛教徒,因为相信了有因果,有世间的善恶因果,也有出世间无漏的因果。相信有因果的道理,就努力去修学善法。修学善法,我愿意去做功德,但是这个心还是不勇猛,还不是这样做,不这样做,就知道,哎呀!我这样不对,虽然不对,但是做不来,那怎么办呢?你多念大悲咒,你就能增长一切白法的功德,你能成就一切诸善根的。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善法,你都能成就了。大悲咒能给你这样的力量。

远离一切诸布畏故,怖畏就是恐怖。我们一般说,我们看见毒蛇,心里有点怕,看见老虎的时候,心里也怕。其实我们有恐怖,看见毒蛇怕的时候,还不多,看见老鼠也有害怕的,看见老虎也害怕。其实这种害怕还是少,我们常常有忧愁、忧苦的时候,日常生活里面,常常有忧苦的地方。譬如说我们没有财富,心里面就忧苦;有了财富,又恐怕财富失掉了,这就是忧,这就是怖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种种的,你有些顾虑的地方,这都是忧。所以这个怖畏,在语言上可能不常用,但是事实上,在我们人的生活里面,常常有这个怖畏的,很多很多的事。那么念大悲咒,就能远离诸怖畏,能令你心得安乐、自在。

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其实除一切病,也是我们的希求,得寿命、得富饶、灭除一切恶业重罪‥‥‥,这八句都是我们的希求。这里又说一句:满足一切诸希求故,就是除了前面八句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希求,这些希求,在经文里面说了很多,譬如说夫妻不和,夫妻不合,你希望合,这就是一个希求,但是在这里没有说。那么你也可以念大悲咒,也能满足你的愿望的。所以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

观世音菩萨说: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有这十个理由,我想要说,唯愿世尊慈哀听许,就是您慈悲哀悯众生的苦恼,同意我说此大悲咒。

前面这十个理由,当然我们从这十个理由上看,可能包括了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包括在内了。所以这个大悲咒,的确是我们极需要的法门。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成语名称以虚为实,...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成语名称以蠡测海成语拼音yǐ lí cè hǎi成语...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