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如何避免陷入情绪之中,而常存慈悲心?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5 09:40:05
主持人: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消融,不被烦恼所困。但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潮,心情不好,或怒发冲冠的时候哪里还记得什么是慈悲,什么是自我消融?究竟人们该如何避免陷入情绪之中,而常存慈悲心呢?让我们恭请圣严法师为我们开示。所以一些人读经读了很多,听经也听得不少,也常常听善知识们讲佛法,但是就是脾气不好,性格不好,甚至做出一些非常愚蠢的自害害人的事,自伤伤人的话都会从他们的身、口之中表现

主持人: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消融,不被烦恼所困。但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潮,心情不好,或怒发冲冠的时候哪里还记得什么是慈悲,什么是自我消融?究竟人们该如何避免陷入情绪之中,而常存慈悲心呢?让我们恭请圣严法师为我们开示。

\

圣严法师:佛法的修行一定是有二个方向同时并行的,第一个是观念的理解或认识,第二个是方法的实践或练习。观念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从看书、听讲、听经这些文字上面,口头的了解它,而了解以后如果没有大问题,大事情,没有大风大浪的时候,自己是能够做主的,能够用这种观念的。认为自己好像已经懂得佛法了,也能用佛法了,佛法对自己是有用的。可是一旦遇到大风大浪,在这种情况下,观念和思想的认识是没有用的。还有对于自我的利益产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往往也把这种观念和认识抛在宵云外去了。人基本上都是凡夫,凡夫就不能够没有情绪,凡夫就不能够不自私,凡夫不能够不害病,因此不管哪能一方面使得我们的身心产生困扰的时候,就不容易用到佛法的观念来帮助我们。

\

所以一些人读经读了很多,听经也听得不少,也常常听善知识们讲佛法,但是就是脾气不好,性格不好,甚至做出一些非常愚蠢的自害害人的事,自伤伤人的话都会从他们的身、口之中表现出来。那是他们不懂佛法吗?不,他们是懂得的。那为什么既然懂佛法还是这个样子?是不是等于说佛法没有用?不是。一个仅仅是理论的东西,观念的东西,而没有和你的生命结合为一,所以很多人听到说文人无行,这都是没有实践练习的关系,或者是没有来实践或练习的愿望。那这种人名字叫学佛,实际上只懂得一些佛学的名词,不能够叫学佛。真正学佛的人是重视于言行的实践或和练习,而且是不断地,不断地。

诸位一定听说 “曲不离口,”就是唱的人是要经常吊嗓子的要常常练习着说。就是不是在公演的时候也要自己常常练习的。所以一定要经常练,你才能够得心应手,而如法如理,这种人叫做学佛的人。因此佛法是重视学的,学什么呢?学“戒、定、慧”三种。一个是持戒,常常要告诉自己佛法不允许做的事是不能做的,应该必需要做的事情要做的,不做的话犯戒的。“定”呢?就是常常把自己的身心保持平衡的、平静的、平稳的、平和的状态。如果心有所浮动的时候,马上要用方法,比如念佛的方法,数呼吸的方法、打坐的方法,用这些方法使自己的心常保持稳定,平静而不受环境的影响鼓动而动。

“慧”呢,就是智慧,智慧的实践要多看多听多说,还有多体会。从体会之中产生的智慧是最好的体会,仅仅是听看而说有用不是没用,但力量没有体会而得到的智慧更扎实更有用。所以说体会是什么?持戒的体会,修定的体会,而使得心明如镜,这时候就是戒定慧三种实践的标准,如果有这三种再加上理论、观念的了解就能做到一个非常好的佛教徒,就能够遇到任何大风大浪都没有问题的。阿弥陀佛。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成语名称以貍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成语名称以身殉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xùn guó...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