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天地做我放生池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2 09:40:18
在北京的麋鹿苑,会时不时来一些放生动物的人。一般说来,进行放生的通常有两种人,一种是保护工作者,一种是信佛人士。保护工作者进行的放生,目标对象均为野生动物。比如,猛禽救助中心几次在麋鹿苑放生猫头鹰,他们非常注重专业性和科学性方面的技术要求。但是这种纯粹的动物救助,与佛教中讲求的“放生”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

  在北京的麋鹿苑,会时不时来一些放生动物的人。一般说来,进行放生的通常有两种人,一种是保护工作者,一种是信佛人士。  保护工作者进行的放生,目标对象均为野生动物。比如,猛禽救助中心几次在麋鹿苑放生猫头鹰,他们非常注重专业性和科学性方面的技术要求。但是这种纯粹的动物救助,与佛教中讲求的“放生”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

\

  善恶终将有报,猎天必被天猎  佛教的放生,给放生活动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涵义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每个放生者,在放生活动结束后,都会有一种解脱、释然和救赎的心理感受。放生,既满足了信徒们“普渡众生”的愿望,更为所释放的生灵提供了生机与自由。  《大智度论》上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华严经》上说:“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印光大师也曾教化门下:“天地之大德曰生,人民之大本曰善,生则植物动物并育,善则仁民爱物修行。”  佛教古老的劝善理念,与自然保护的国际思潮,可谓不谋而合。我甚至于不经意间在麋鹿苑的灭绝动物墓志名上写有“……善恶终将有报,猎天必被天猎”的字句。一些人说这很有禅意,颇像佛语。的确,佛语中不乏包含有很多止恶扬善、呵护生灵的思想火花。  天地为室庐,园林是鸟笼  唐代有许多诗人都写过与“放生”有关的诗句。像崔涂、顾况、罗邺都写过的题为《放鹧鸪》的诗;陆龟蒙有“秋来见月多思归,自起开笼放白鹇”的诗句;齐已、吉师老还有《放猿》诗。  而最难得的,是弘一法师在他的《护生画集》中于旁白处题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为室庐,园林是鸟笼”。我认为,这乃是放生的最高境界,即放生在关忧个体安危的同时,还要关注整体生态的和谐。相传,在隋朝,因天台山智者大师多年的讲经说法感化了方圆数百里的百姓,甚至包括不少渔猎之民,于是使三四百公里范围,全部成为了放生池。成全生命的本来居所,这才是放生的目的,放生的真谛。  伊甸园,不关动物的动物园  1997年,我在印度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环境教育培训,感受最深的便是万物生机勃勃的大氛围,城镇乡村,街头巷陌,所见鸟兽甚多。印度80%以上的人口属于印度教,此外还有佛教、耆那教,均强调戒杀、断荤。而在宗教信仰的保护下,整个印度,简直就成了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国度。人们奉行不伤生、不抓生、不害生的清规戒律;多数人不吃动物、不关动物、不杀动物。整个天地自然,仿佛成了万物生灵的放生池,那我们又何谈放生,何放之有呢?  因此,简单的放生,虽然不否认其善意的成分和救赎的作用,但这不是“保护”的最高境界,只能算是一种发生于末端的爱,是恶行之后的亡羊补牢,是个体心理的聊以自慰,是无奈者的独善其身。  如果有一天,全社会都提倡不吃、不杀、不买、不拘禁动物,通过主动地改良生活方式,改善进食行为,恩泽鸟兽,爱及众生,那么,我们才达到了理想境界的“放生”:伊甸园,不关动物的动物园;无捕食,天地做我放生池。  恍然大悟  恍字,心光组成。  静极心发光,见自本性,是为恍然,随即大悟。  庄子做一梦,自己是蝴蝶,醒来却是庄子,于是恍惚,搞不清自己是梦是醒,是庄子还是蝴蝶,进而大悟人生。佛家坐禅,摄心净意,入恍惚之境,然后大悟。可见欲求大悟先要经过恍惚。  一个人把功名利禄看得实之又实,都奢谈悟境,必是自欺欺人。  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本来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

  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原理,明白哲理的人是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做事的,因此自然保得身心平安吉祥,故而古文“哲”字由两三个“吉”字组成。  不明哲的人虽更想保身,却由于智慧暗昧而常做糊涂事,难免招致恶果,身心不保。因此欲求保身,当先明哲。

  ◆禅故事  冲突  有两位武士不约而同地走入森林里,第一位武士在树下看到金色的盾牌,第二位武士在同一棵树下看到了银色的盾牌。金盾牌,银盾牌,两个人为此争吵不休,气得拔出剑来准备一决胜负。  两人整整厮杀了几天都分不出胜负,当两人累得坐在地上喘息时才发现,盾牌的正面是金色,反面是银色。原来这是一个双面盾牌。  一个坚持己见者,将会失去通融性。  比量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其他钓客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为什么只有你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  这人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大,太大的鱼装不下。”  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  ◆放松是禅  水泡  如果水面上不断涌出水泡,那一定是水下有气孔。  所以水泡的表相,气孔才是本质和缘起。  我们如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其实都是水泡,动机均缘于水下的气孔,也就是说,气孔是因,水泡是果,因果本是一体。  人们往往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到水面上的水泡,也就是只在意事物的表面,却看不到其根源在于水下、水底。  比如这个人的脾气怎么这么不好,那个人怎么那么爱喝酒……  这些只是水泡,而如果就事论事地对这水泡说三道四,或者还生出个试图消灭水泡的念头,这些都只能是妄念。但没有水泡,将是死水一潭。  如果潜入水底,去找到水泡的来源,跟它游戏其间……如此,水的世界才是一个整体,一切生机将展露无遗,生命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这才是对生命的认知和尊重,而潜入水底的人,就是自己。  所以,认识自己,才能理解别人。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成语名称以观后效成语拼音yǐ guān hòu xiào...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以蛋碰石 以蛋碰石

以蛋碰石成语名称以蛋碰石成语拼音yǐ dàn pèng shí成...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成语名称以螳当车成语拼音yǐ táng dāng chē...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