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大安法师:九品往生皆凡夫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31 09:34:35
我们来了解一下九品往生者的身份,这是一个在隋唐之际争论甚多的理论问题。三辈九品往生者是什么样的资格,是凡夫还是圣人?这个问题是关系到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念佛往生我们凡夫有没有份。当时很多的注经家注解九品往生,都把往生者的身份判得很高。比如说上品上生是四地菩萨到七地菩萨这样的身份才能往生,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上品上生告诉我们,一往生就得到无生法忍,就能够分身到他方世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能得到百

我们来了解一下九品往生者的身份,这是一个在隋唐之际争论甚多的理论问题。三辈九品往生者是什么样的资格,是凡夫还是圣人?这个问题是关系到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念佛往生我们凡夫有没有份。当时很多的注经家注解九品往生,都把往生者的身份判得很高。比如说上品上生是四地菩萨到七地菩萨这样的身份才能往生,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上品上生告诉我们,一往生就得到无生法忍,就能够分身到他方世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能得到百千陀罗尼门。他所得到的利益很大。无生法忍是八地菩萨的水平,注经家就觉得应该是接近八地的菩萨去了以后才能得到八地菩萨的利益,所以他作这样的一个判设。那么上品中生呢,都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萨才能上品中生;上品下生,是初住以上的菩萨才能往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属于三果圣人才能往生;中品下生都是小乘内凡的这个身份才能往生;下辈之人也都是宿世修过大乘佛法的大乘种性始学凡夫才能往生。判得非常高。我们都是凡夫,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品中生以上的我们都不可能了。

有的注经家降低了一点,说上品上生是十信位的菩萨才能往生。我们要知道从初信到十信要经过一万劫的修行才能到十信满心,十信满心再进一步破无明,就是法身大士了。这也不是我们所能做得到的,就连智者大师、蕅益大师也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

针对这些说法,善导大师就引用了很多经文来表明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观经》中的定善即前十三观,以及后面散善的三辈九品,经典的意思是往生者都是佛灭度之后五浊恶世的凡夫。这些凡夫就看他遇到什么缘,才分出九品的差异。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是遇到大乘佛法的凡夫;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是遇到小乘佛法的凡夫;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是遇到恶法的凡夫。遇到恶法他就造恶,五逆十恶。以恶业故地狱相现前。地狱相现前,他在恐惧之余呼喊救命。临终时由于他宿世的善根,能够感得善知识为他讲说念佛法门。他一听到念佛法门就产生了信心。这时候他非常猛利地去念,就能够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往生。这种人往生,下品下生,十二大劫以后莲华才开。莲华开了以后,得到观音势至以大悲心为他宣说实相法,他才发菩提心。所以怎么能说他是始学大乘人呢?下品三人根本就没有遇到大乘法,他是遇恶凡夫。大乘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发菩提心,才叫大乘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这个娑婆世界能发菩提心很好啊,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发得出这样的菩提心的。是不是说发不出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呢?通过《观经》我们知道,下辈三人都不是在本土发菩提心的,都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发菩提心的,也就意味着没有发通途的菩提心,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也可以往生的,这是有圣言量作依据的。不能靠我们凡夫的逻辑去设想,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不是这样。

所以三辈九品往生者都是佛灭度之后五浊恶世的凡夫。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成语名称以进为退成语拼音yǐ jìn wéi tuì成...

1997年8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30日...

1997年8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29日...

1997年8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27日...

1997年8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26日...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