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戒食五辛修行渐次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29 09:34:07
大佛顶首楞严经戒食五辛修行渐次

大佛顶首楞严经戒食五辛修行渐次

\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房融笔受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津,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语译】大佛顶首楞严经戒食五辛修行渐次 阿难!一切众生吃甘美有益身体的食物而生存,吃有害健康的食物而死亡。修行要得正定,须断除不吃世间五种辛辣有腥味的菜——大蒜、小蒜、葱、韭菜、兴渠。这五种辛腥菜,煮熟了吃,会助长淫欲,若是生吃,会容易发脾气。吃这五种辛腥菜的人,纵使能宣说三藏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他口气臭秽,都会远离。只有一些饿鬼,在他吃了辛腥菜后,靠近舔他的嘴唇。这样常常和鬼相处,福德日渐消减,最后失去佛法利益。吃辛腥菜的人如要修行正定,菩萨天仙及十方善神,都不会来守护。大力魔王乘虚而入,化成佛的外形来说法,诽谤佛的戒律,赞扬淫欲、嗔恨、愚痴等三毒。这个人死了之后,便出生做魔王的眷属,等到魔福享尽,就会堕入无间地狱。阿难!修行菩提道的人,若能永远断除五种辛腥菜不吃,就是增进修行的第一步。 要如何正性呢?阿难!众生修习正定,先要严守清净戒律,永断淫欲念头,不吃酒肉,吃煮熟的食物,不吃生的。阿难!修行人若不断除淫欲及杀生,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是不可能的事。应细心观察,淫欲的可怕有如毒蛇怨贼,赶快远离。修行人先持声闻四弃八弃的戒律,守身不犯,再行菩萨清净律仪,守心不妄念。这样清净持戒,在世间淫心既断,没有相生业果,杀念既除,没有相杀业报,再加上戒绝偷盗,没有相互积欠,不须偿还宿债,淫杀盗三业消除,自然是清净人。这样清净的人修习正定,不需要天眼,以父母所生的肉眼,就能看见十方世界,见佛闻法,聆听佛的教诲,得大神通,游行十方世界,了知宿命,永不落入三途八难处,这就是增进修行的第二步。 北凉天竺三藏沙门昙无谶译梵 刘宋沙门慧严慧观同谢灵运再治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护法菩萨应当如是。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迦叶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十种不净,乃至九种清净,而复不听?’佛告迦叶:‘亦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云何如来称赞鱼肉为美食耶?’‘善男子!我亦不说鱼肉之属为美食也,我说甘蔗、粳米、石蜜、一切谷麦,及黑石蜜、乳酪、酥油以为美食。虽说应畜种种衣服,所应畜者要是坏色,何况贪著是鱼肉味?’迦叶复言:‘如来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种味:乳酪、酪浆、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诸衣服、憍奢耶衣、珂贝、皮革、金银盂器,如是等物亦不应受。’‘善男子!不应同彼尼犍所见,如来所制一切禁戒,各有异意。异意故,听食三种净肉;异想故,断十种肉;异想故,一切悉断,及自死者。迦叶!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复食一切肉也。迦叶!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狮子已,众人见之,闻狮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秽可恶,余人见之,闻臭舍去,设远见者,犹不欲视,况当近之。诸食肉者亦复如是,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陆空行有命之类,悉舍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萨不习食肉,为度众生,示现食肉,虽现食之,其实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萨,清净之食犹尚不食,况当食肉?善男子!我涅槃后无量百岁,四道圣人悉复涅槃,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当有比丘,貌像持津,少读诵经,贪嗜饮食,长养其身,身所被服粗陋丑恶,形容憔悴,无有威德。放畜牛羊,担负薪草,头须爪发悉皆长利,虽服袈裟,犹如猎师,细视徐行,如猫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罗汉。多诸病苦,眠卧粪秽,外现贤善,内怀贪嫉,如受哑法婆罗门等。实非沙门,现沙门像,邪见炽盛,诽谤正法。如是等人,破坏如来所制戒律,正行威仪,说解脱果,离清净法,及坏甚深秘密之教。各自随意,反说经律,而作是言:如来皆听我等食肉。自生此论,言是佛说,互共诤讼,各自称是沙门释子。善男子!尔时复有诸沙门等,贮聚生谷,受取鱼肉,手自作食,执持油瓶、宝盖、革屣。亲近国王、大臣、长者,占相星宿,勤修医道,畜养奴婢、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玻璃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贝、种种果蔬。学诸伎艺,画师泥作,造书教学,种植根栽,蛊道咒幻,和合诸药,作倡伎乐,香华治身,樗蒲围棋,学诸工巧。若有比丘能离如是诸恶事者,当说是人真我弟子!’尔时迦叶复白佛言:‘世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时,得杂肉食,云何得食,应清净法?’佛言:‘迦叶!当以水洗,令与肉别,然后乃食。若其食器为肉所污,但使无味,听用无罪。若见食中多有肉者,则不应受,一切现肉悉不应食,食者得罪。’ 【语译】大般涅槃经四相品断肉食章 迦叶菩萨禀告佛陀:‘世尊!不应该布施肉类给吃肉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不吃肉有大功德。’佛陀赞叹迦叶菩萨说:‘很好很好!你真了解如来的心意,护持佛法的菩萨都该像你一样。善男子!从今天起,我不许声闻弟子吃肉。接受信众食物布施时,应观想食物有如自身子女的肉。’迦叶菩萨又请问佛陀:‘世尊!为什么您不允许弟子吃肉呢?’佛陀回答:‘因为吃肉会断慈悲种子。’迦叶又说:‘先前如来为什么允许比丘吃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的三种净肉呢?’佛陀回答:‘这三种净肉,是随著不同的事项因缘逐渐制订。’迦叶又请问佛陀:‘为什么十种不净肉,及九种清净肉,都不许吃呢?’佛陀告诉迦叶菩萨:‘也是随著不同的事项因缘逐渐制订。要知道当初制订这些戒律时,已经明白宣示不可吃肉的义理。’迦叶菩萨又禀告佛陀:‘为什么如来称赞鱼和肉是美食?’佛陀回答:‘善男子!我不曾说过鱼和肉是美食,我说甘蔗、糙米、蜂蜜,一切谷类、黑糖、乳酪、酥油等是美食。虽然说要准备各种场合穿的衣服,但每种衣服的颜色必须灰暗不亮丽。穿的衣服都不可讲究,怎么吃的反而贪著鱼味肉味呢?’迦叶又说:‘如来若制订不许吃肉,那乳酪、酪浆、生酥、熟酥、胡麻油等五种食物也不该吃,以及各种衣服、蚕丝衣、玉石、皮革、金银器皿等物品也不该接受。’佛陀说:‘善男子!你的见解不该像尼犍子裸形外道一样,如来制订一切戒律,各有不同的意义。因为意义不同,先前允许吃三种净肉,不许吃人象牛马等十种不净肉。如今意义不同,因缘也已成熟,迦叶!从今日起规定弟子:所有种类的肉,无论他杀或自然死亡,一律不许吃。迦叶!吃肉的人,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一切众生闻到他的气味,会产生恐怖心。就像有人靠近狮子,身上附著狮子的腥味,其他人接触这个人,闻到狮子的腥味,也会生出恐怖心。善男子!就像有人吃大蒜,味道腥臭,他人闻到,立刻避开,远远闻到,都不想看了,何况靠近。吃肉的人也是这样,一切众生闻到他身上的气息,会起害怕死亡的恐怖心。无论天上飞的、水中游的、陆上走的一切动物赶紧离开,都认为这个吃肉的人是它们的仇人。因此,菩萨没有吃肉的习性,为了度化众生而示现吃肉,虽然示现吃肉,其实没有真正吃。善男子!菩萨连清净的食物都不吃,何况去吃肉!善男子!我涅槃后经过许多年,四果圣人也入涅槃。正法灭后,在像法中,会有出家比丘,道貌岸然好像持戒,不读诵经典,贪著食物以养身。穿著丑陋难看,外形憔悴,缺乏威仪。砍材割草,畜养牛羊,留著头发胡须,指甲长而锐利。虽然穿著袈裟,走路却像猎人一般东张西望,有如猫找老鼠。常口出诳言:我得阿罗汉道。身体多病苦,睡在肮脏的地方,外表像贤善人,内心却充满贪欲嫉妒,有如受持禁语戒的外道。现出家相,但不是修行人,邪知邪见,诽谤正法。这种人破坏如来制订的戒律及威仪,说背离清净法,也能得到解脱果,败坏如来甚深无上的教理。颠倒解说经律,说如来允许我们吃肉,自己胡说,却说是佛陀的教诲。互相争论,个个自认是真正的佛门出家比丘。善男子!那时候更有出家人,储存粮食,接受鱼肉等供养,手拿油瓶煮菜做饭。头戴宝冠,脚穿皮鞋,亲近国王大臣、名门望族。占相卜卦,观天文星斗,看地理风水,勤修医术,畜养奴婢。收集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玻璃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贝等宝物,种植水果蔬菜等作物,学画学雕塑等各种伎艺。或著书教学,宣扬自己的理论;或种植花草树木,怡情养性;或放蛊幻术,害人害己。或和合各种药物,作歌作曲,身戴香花,涂抹香水,赌博下棋,学各种巧妙的技艺等。出家比丘若能远离以上所说的种种恶事,才是我真正的弟子。’ 迦叶又禀告佛陀:‘世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接受供养,或出家人向在家弟子乞食维生,在受供时,如果饭菜中掺杂肉类,要怎样处理才符合清净法呢?’佛陀回答:‘应当挑出肉频,其余的饭菜用水洗,直到没有肉味才可以吃。如果钵沾染了肉味,用水洗掉味道,才可以装水装食物。见到布施的食物中有许多肉,就不应该接受供养,如果接受来吃,是违反戒律的行为。’ 佛说业报差别经得长命报之法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 佛告首迦:‘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何等为十业?一者、自不杀生。二者、劝他不杀。三者、赞叹不杀。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五者、见彼杀者,方便救免。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八者、见诸患苦,起慈愍心。九者、见诸急难,起大悲心。十者、以诸饮食,惠施众生。以是十业,得长命报。’ 【语译】佛说业报差别经得长命报之法 佛陀告诉首迦长者:‘一切众生受业力束缚,随著自身的业力流转生死,轮回六道,因此有善恶报等不同的差别。...有十种业力因缘,能让众生得到长命报。那十种呢?第一,自己不杀生。第二,劝他人不要杀生。第三,赞叹不杀生的人或事。第四,见到他人不杀生,心生欢喜。第五,见众生将被杀,设法解救。第六,见恐怖死亡的人,安慰他的心。第七,见惊慌害怕的人,使他镇静不怕。第八,见到病苦,起慈愍心,方便照料。第九,见到急难,起大悲心,方便救度。第十,常以饮食惠施饥渴众生。造作以上十种善业,可得到长命报。 佛说十善业道经不杀生利益 唐于阗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 【语译】佛说十善业道经不杀生利益 佛陀告诉龙王:‘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不同,造作的口业及身业也就不同,因此有六道轮回。...龙王!若能远离杀生,就可成就十种自在没烦恼的法门。那十种呢?第一,对于忧愁恐惧的众生,常能给予安慰。第二,时常会对于众生起慈悲心。第三,永远断除一切嗔恨习气。第四,常保身体健康,没有病苦。第五,寿命长远。第六,常有鬼神暗中保护。第七,夜晚睡觉不做恶梦,白天醒来快乐无忧。第八,和一切众生的怨仇自然化解。第九,没有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烦恼。第十,命终往生天上。’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成语名称以虚为实,...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成语名称以蠡测海成语拼音yǐ lí cè hǎi成语...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