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外国佛教简介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26 09:40:09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到了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奉佛教为国教,在全印度各地建立佛塔。他专门设置了“正法大宫”来掌管宗教工作和慈善事业,将奉行佛教的赦令和教论刻在山崖石上和建立的石柱上。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和亚洲及非洲的北部,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到了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奉佛教为国教,在全印度各地建立佛塔。他专门设置了“正法大宫”来掌管宗教工作和慈善事业,将奉行佛教的赦令和教论刻在山崖石上和建立的石柱上。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和亚洲及非洲的北部,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在当今世界上,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在1956年统计,全世界佛教徒有5亿5千万人。台湾《狮子吼》杂志3卷1O期认为有6亿。近几年当然又有所增加。中国实行开放政策后,全国各种宗教都开展活动。信仰佛教的人较比其他教要多。这大概因为佛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久远,与中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融合有关系。佛教盛于亚洲,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欧美一些国家也有了传播。
  下面介绍佛教在世界各国传播的情况。 尼泊尔是佛教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地迦毗罗卫的兰毗尼,就在尼泊尔境内。佛陀在世时,曾率领弟子1250人在尼泊尔传播佛法。阿育王曾带领女儿恰鲁玛蒂到兰毗尼朝拜,并树立了“尼加里瓦”石柱和“毕波罗瓦”佛塔,建了寺院。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7世纪,佛教达到鼎盛。中国东晋高僧法显曾至尼泊尔瞻仰佛陀诞生地。唐贞观七年,中国高僧玄奘也曾瞻拜迦毗罗卫。尼泊尔盎输伐摩国王把女儿尺尊公主嫁西藏松赞干布赞普,将佛教传到西藏。
  目前,尼泊尔佛教并不发达,印度教是尼泊尔的国教。但政府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对佛教圣地进行保护修复。佛的涎生,成道, 涅磐日定为国家节日,全国举行庆祝。
  佛教最先传入的国家是斯里兰卡(我国古代称狮子国)。阿育王的儿子摩晒陀和女儿僧伽密多都出家为比丘、比丘尼,并先后被派往斯里兰卡传播佛教。
  阿育王的儿子摩晒陀是一位较有威望的比丘,他带了一批比丘渡海来到斯里兰卡岛。在离首都不远的密兴多列圣山,碰上了正在打猎的国王天爱帝须。摩晒陀向国王宣传佛教教义。国王听到摩晒陀是阿育王的儿子,很快就信奉了佛教。大约经过两个月的传教,首都和附近的人民都信仰了佛教,并很快向全国传播。
  天爱帝须国王在古都阿努拉达普拉为摩晒陀修建了称为“大寺”的寺院,这是斯里兰卡有佛教寺院的开始。国王的弟弟宰相的兄弟以及一些贵族相继出家,成为斯里兰卡最早的佛教僧侣。
  由于斯里兰卡国王和贵族率先信奉佛教,很快佛教在全国流传。许多妇女要求出家,按戒律妇女出家要由比丘尼来受戒。为此阿育王又派女儿僧伽密多比丘尼来斯里兰卡,来时还带来了释迦牟尼成佛的那棵菩提树的幼枝,栽在斯里兰卡古城阿努拉达普拉大寺的林园内。这棵菩提至今枝繁叶茂,据说这是世界有历史可考证的最古老的树之一。斯里兰卡人民视为国宝,极为尊重。
  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约在公元4—5世纪。到11世纪中叶,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建立了缅甸最早的统一封建王朝。从这时起,缅甸奉佛教为国教。以后历代王朝都侯护佛教。
  现在缅甸全国有佛教徒约25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全国佛教僧侣约1O万人,寺院2万多座,佛塔1O多万座,有“佛塔之国”的称号。有许多佛塔是非常雄伟华丽的。如18世纪所建的仰光大金塔等。
  柬埔寨早期称扶南国,后又称高棉。早在公元前,佛教就从斯里兰卡传入柬埔寨。公元6世纪佛教得到较大的发展,当时到中国传教译佛经的高僧就不乏其人。9至13世纪,佛教和印度教同时盛行于柬埔寨,吴哥寺等著名宗教建筑就是这两个宗教混合的结晶。14世纪后,柬埔寨沦为泰国属国,从此佛教定为柬埔寨国教。
  泰国古称暹罗,最近泰国考古学家判断,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时期,佛教就已传入泰国。ll世纪中叶,国王阿努罗陀本人信奉佛教,因此佛教在泰国风靡一时。到12世纪,斯里兰卡的佛教势力扩展到泰国,在泰国的南部地区建立了传教中心。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佛教为国教,国王黎汰一度出家为僧,开创帝王出家的先例。此后,泰国国王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出家一次,成为一种制度,一直沿袭至今。18世纪曼谷王朝建立后,所有的国王都笃信佛教。19世纪中叶,国王拉玛四世改革佛教,形成新旧两派。泰国是佛教兴盛的国家,现有僧侣约28万人,有寺院2.5万座,佛塔1O万座以上,每个乡村都有寺院,被称为“僧侣之国”。
  老挝古称南掌国。早在公元1世纪初,佛教就一度流行老挝南部地区。14世纪中叶,老挝的法昂王流亡到柬埔寨,曾受一高僧教养,其妻是柬埔寨的娘乔乐公主,也是位虔诚的佛教徒。法昂王和王后回老挝执政后,奉佛教为国教。到16世纪中叶,老挝一度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7世纪中叶,国王苏利那虹沙在位期间,佛教空前繁荣。19世纪老挝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佛教徒遭到迫害。老挝独立后,宪法定佛教为国教,规定男性青年到一定年龄都要出家过一段寺院生活。老挝全国有佛徒约160万。僧侣2.4万多人,佛寺院1900余座。
  从公元5世纪起,佛教传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巴厘等地。到7世纪中叶,佛教盛行于印尼诸岛。8世纪初,佛教被奉为国教。举世闻名的婆罗浮屠佛塔,是印尼佛教鼎盛的标志之一。到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爪哇后,佛教逐渐衰落,濒于灭亡边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尼获得独立,政府允许各宗教自由发展,佛教又得复兴。目前,佛教主要在华人中流传。全国有信徒100多万人,佛寺600余座。
  越南(古称交趾国)佛教大约在公元2世纪末由中国传入。到了6世纪佛教有了大的发展。9世纪初,中、越两国僧侣来往求法取经开始频繁。从10至14世纪的400年间,是佛教在越南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期间先后有8位国王出家为僧,国王重用僧人并参与朝政,佛教奉为国教。形成“百姓大半为僧,国内到处皆寺”的情形。到15世纪初,后黎朝建立,独尊儒学,下令只许庶民信奉佛教,从此佛教成为平民信仰的民间宗教。
  目前佛教在越南社会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好几位和尚当选为国会委员和祖国战线中央委员。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有许多从越南流亡到法国、美国和日本的佛教徒,在那里建寺院,成立佛教组织,扩大了佛教在欧美的影响。
  朝鲜佛教是在公元4世纪后期由中国传入当时的高句丽(朝鲜北方)。7世纪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后,佛教开始盛行。9世纪开始建立的高丽王朝,由于好几位君王笃信佛教,佛教被推崇过盛,僧人戒律松弛,作风败坏,佛教趋向衰微。但高丽王朝为佛教事业做的最大成就是雕刻出版了大藏经,即《高丽藏》,是很有价值的佛典,至今通用

\

。到17世纪的李朝时代,统治者崇儒反佛,以后佛教开始衰落,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佛教徒组织僧兵5000人参加抗敌,赶走日军,此后国王又提倡佛教。1910年日本并吞朝鲜,部分僧尼也结婚食肉,从此僧团分独身僧与有妻儿僧两派。目前佛教在韩国发展迅速。约有1300万佛教徒,僧侣2.3万人。寺院7000座。
  日本佛教是在公元6世纪从中国经朝鲜传入的。到奈良时代(710—784年),是日本佛教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圣武天皇热心佛教。宏伟壮丽的东大寺和奈良大铜佛,就是这时修建和铸造的。从中国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留学的僧侣。唐代高僧鉴真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经,他履险犯难,双目失明,但坚持6次东渡,终抵日本奈良。他曾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受菩萨戒。传授了佛教的律学、中国的医药知识和书法、酿造、饮食等技艺,对中、日文化交流有很大的历史功绩。12世纪以后,日本佛教形成了很多民族化的宗派。其中净土真宗一派的特点,就是主张僧侣可以娶妻、食肉,其创始人亲鸾,自己就娶有妻子,生了4男3女。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出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明治天皇提出“废佛毁释”,命令僧尼还俗,把寺院改作医院和学校。同时政府许可僧侣带家眷、食肉、蓄发,使佛教进一步衰落。一些佛教徒为适应新的形势,即兴办各种社会事业,创办专门学校和大学,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佛教,出版佛学著作,一时佛教似有复兴迹象。总的来说,明治时代佛教的影响是越来越小。明治时代主要提倡崇拜天照大神,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祭祀的地方称神社,这种日本本民族宗教称神道教。明治时代以神道教作为国教。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由占领军颁发指令,实行信教自由,将神社神道教定为民间宗教。战后日本新兴佛教团体(在家的佛教信徒团体)有显著发展,据统计,日本大约每20人中就有一人参加新兴教团

\

。主要有:创价学会(日莲宗派)、立正俊成会等。这些新兴教团多与政治活动发生联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创价学会,1964年发展成为“公明党”,该党现在是日本的第三大党。目前佛教在日本也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约有信徒8300多万,佛教在日本相当于国教的地位。日本佛教的特点是主张实现天国于地上,即追求人世的幸福。
  近年中、日佛教徒之间交流较多,成立中日友好宗教者恳谈会、中日友好佛教协会、中日友好净土宗协会、中日友好真言宗协会等。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语名称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成语名称以观后效成语拼音yǐ guān hòu xiào...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以蛋碰石 以蛋碰石

以蛋碰石成语名称以蛋碰石成语拼音yǐ dàn pèng shí成...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成语名称以螳当车成语拼音yǐ táng dāng chē...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