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地藏菩萨法号寓意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26 09:34:10
《佛学大辞典》:地藏梵名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地藏菩萨名号是从比喻上建立的。“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地藏十轮经》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主伴地藏萨埵,度九界妄情。地藏菩萨代表“孝”,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为佛门的“孝经”,地藏经里面主要是讲“孝亲

《佛学大辞典》:地藏梵名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地藏菩萨名号是从比喻上建立的。“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地藏十轮经》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主伴地藏萨埵,度九界妄情。地藏菩萨代表“孝”,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为佛门的“孝经”,地藏经里面主要是讲“孝亲尊师”。

\

地藏菩萨念诵仪轨说地藏尊之六使者:一焰摩使者,化地狱。二持宝童子,化饿鬼。三大力使者,化畜生。四大慈天女,化修罗。五宝藏天女,化人。六摄天使者,化天。

\

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之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则由其居处,即得十种之利益:一、土地丰壤。二、家宅永安。三、先亡生天。四、现存益寿。五、所求遂意。六、无水火灾。七虚耗碎除。八、杜绝恶梦。九、出入神护。十、多遭圣因。见地藏菩萨本愿经下。

地藏院四菩萨是地藏菩萨之眷属:一宝处菩萨,二持地菩萨,三宝印手菩萨,四坚固菩萨。

净空法语:“地藏王菩萨代表孝亲。‘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大地蕴育无尽的宝藏,不只地下开采的金银七宝,地面生长的五谷杂粮也是宝藏。我们生活在这地球上,不能离开大地而生存,衣食住行一切受用都仰赖大地,大地与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没有大地,我们的生命也就没有依靠。佛是用这个来作比喻。‘地’比喻我们的心地,‘藏’是心地含藏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无量的相好……,一切无量通通是心地含藏,需要去开采。我们用什么方法开采?‘孝亲尊师’,这是供奉地藏菩萨的用意。因此,我们看到或是听到地藏菩萨名号,就要懂得‘孝亲尊师’。心地宝藏比全球大地不知道要多多少倍,无法说出,说之不尽。正如同六祖大师开悟时,向五祖忍和尚提出他的心得报告:‘何其自性本来具足。’本来具足就是地藏的意思——没想到我这个心地、真如本性里面,样样都不缺,样样都具足。样样指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本来具足含藏的。所以又说一句:‘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生万法是表现在外面,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佛在大乘经典里常提醒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事实。我们要认识心地宝藏,开发心地宝藏。地藏菩萨本愿就是教我们、帮助我们开发自性的宝藏。完全开采出来,那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了,就叫做成佛;部分开采就叫做菩萨;原封不动,不知道开采,那就是六道凡夫。世尊灭度之后,把教化众生的重责嘱咐给地藏菩萨,道理就在此地。谁是地藏菩萨?谁懂得孝道,谁能够修孝道,谁能够发扬孝道,那个人就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多了,经上我们读‘大士无边身’,无量无边皆是地藏菩萨。”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蚓投鱼 以蚓投鱼

以蚓投鱼成语名称以蚓投鱼成语拼音yǐ yǐn tóu yú成...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成语名称以血洗血成语拼音yǐ xuè xǐ xuè成...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成语名称以规为瑱成语拼音yǐ guī wéi tiàn成...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语名称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