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简介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39:30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简介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简介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通称《文殊真实名经》,是一切密续最殊胜的根本经典,为藏密行者所广泛持诵,其普遍性犹如《金刚经》于汉传佛教。《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相关阅读《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原文《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译文、讲解《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念诵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简介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简介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简介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通称《文殊真实名经》,是一切密续最殊胜的根本经典,为藏密行者所广泛持诵,其普遍性犹如《金刚经》于汉传佛教。

\

  此密续以偈颂体呈现,于宋元两代曾被译成中文,后被收入大正藏中的有四种。由于文词简约而义函广翰,向以难解着称,故乏人问津。

  今由于藏传佛教的普及而渐被重视,各派法王、班智达、仁波切多有演释,为了方便学者持诵或对读,除将经文汇整外,并逐颂系以月官菩萨的《广释》,月官精准的注释加上林崇安教授流畅的译文,除了订正古译本的少数错误,更勾勒出藏密的根本理论与修持架构,尤其月官的中观论述风格,更是耐人寻味。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的经文主体共有一百七十颂。此经是由密自在者金刚手启请后,释迦牟尼佛所开示。藏文本是由Kamalagupta以及Rin-chen-bzang-po所译,后来又由Shong Blo-gros-brtan-pa所校订,今日流通的藏文本至少有二种,局部的译文略有不同。

  此密续的汉译本收集在《大正藏》中有下列四本(编号依次为一一八七至一一九〇):1、《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 (二卷),宋施护译。 2、《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二卷),宋金总持等译。 3、《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 (一卷),元沙罗巴译。4、《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一卷),元释智译。 4、《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一卷),元释智译。

  以上四种译文,长短不同,其主要的共通部分,有一百七十颂,前三译本的颂文译成每句五字,后一译本为每句七字。值得注意的是,第四本的译者名号为【元讲经律论、习密教、土番译主、聂崖沙门释智】,表示此译者释智法师是精通三藏并且修习密教的西藏(土番)翻译师,他翻译时可能是梵文与藏文一起参考,再译成汉文。

  此经的一百七十颂如下: 1、祈祷十六颂 (一至一六) 2、回答六颂 (一七至二二) 3、观察六种性二颂 (二三至二四) 4、幻网现证菩提次第三颂 (二五至二七) 5、金刚界大中围十四颂 (二八至四一) 6、清净法界智二十五颂 (四二至六六) 7、不动中围十颂 (六七至七六) 8、妙观察智四十二颂 (七七至一一八) 9、平等性智二十四颂 (一一九至一四二) 10、成所作智十五颂 (一四三至一五七) 11、赞如来智五颂 (一五八至一六二) 12、结尾八颂 (一六三至一七〇)

  此中,第二六及二七颂为密咒,第一六三至一六五颂亦为密咒,唯其中部分可以直译其义。因此,若将此密咒完全不计入,则整个经文共一六五颂。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相关阅读《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原文《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译文、讲解《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念诵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成语名称以蠡测海成语拼音yǐ lí cè hǎi成语...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莛扣钟 以莛扣钟

以莛扣钟成语名称以莛扣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kòu zhōn...

以莛叩钟 以莛叩钟

以莛叩钟成语名称以莛叩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kòu zhōn...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