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在放下中修行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36:58
我们就在放下中建立我们的修行——我们以正确的理解来放下它们,而不以愚痴。假如在这九种“慢”中,我们能将它们每一个都舍掉,那就不再有问题了。一旦它们都消失时,就没什么要做了。可是,假使我们坚持要执取贪、嗔和痴,并且给这些念头和感觉予以价值,那你就不是修行人了。如果你执取对某人嗔怒的感觉,你就会感到生气——这算什么修行?如果我们继续追随在我们心中生起的种种烦恼,它们就会开始堆积,然而,这通常都发生在那

我们就在放下中建立我们的修行——我们以正确的理解来放下它们,而不以愚痴。假如在这九种“慢”中,我们能将它们每一个都舍掉,那就不再有问题了。一旦它们都消失时,就没什么要做了。可是,假使我们坚持要执取贪、嗔和痴,并且给这些念头和感觉予以价值,那你就不是修行人了。如果你执取对某人嗔怒的感觉,你就会感到生气——这算什么修行?如果我们继续追随在我们心中生起的种种烦恼,它们就会开始堆积,然而,这通常都发生在那些修行已经有一段时间的人身上——他们有这种想要逃避烦恼的倾向;这并不是智慧的方法。真的,如果你在它们生起时逃避它们,那么,你便无法学习去了解它们的真相。当它们再一次生起时,你又再一次回避它们。如此周而复始,由于执取的缘故,所以它们不断地生起。当你成功地躲开了一个感受时,因为恶化的根源消失了,于是你会觉得舒服一阵子,但,不久之后,同样的东西还是会回来继续地干扰你。

一位修行“道”的人,将要去面对许多这类的经验——比在这寺里的比丘和沙弥或许许多多的寺院加起来还多。可是,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心,他是不会被它们所干扰的——他将安住于平静,因为他明了它们。这些东西就跟世间一样——这些念头和感觉皆归属于世间,而佛陀告诉我们要去“觉世间”,用真理来觉知它,并从中解脱出来。继续了知它们,直到你不需要追随它们为止。在“道”上的人了知善和恶,但不追逐任何一个。你应该了知这些东西都只是“世俗谛”。

\

因此,佛陀告诉我们当烦恼生起时,要去觉知它,然后就在那儿把它斩除。如果我们就在当下和此刻斩除它们的话,那么往后我们也能够斩除它。当我们能够这样停止心时,我们就有平静了。我们可以把持任何情况,因为我们可以把持自己;当我们能够征服自己时,我们就可以征服世界。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成语名称以虚为实,...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

以蠡测海成语名称以蠡测海成语拼音yǐ lí cè hǎi成语...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