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六种感应的行迹(文白对照)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10 09:35:24
观世音菩萨六种感应的行迹 原文   观世音菩萨,其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显感显应者,现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即蒙加被,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及业消障尽,福增慧朗等。冥感冥应者,过去生中曾修竭诚礼念等行,今生虽未修习,由宿善根,得蒙加被,不知不觉,祸灭福臻,业消障尽等。冥感显应者,宿生曾种善根,今生得蒙加被

观世音菩萨六种感应的行迹

原文   观世音菩萨,其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显感显应者,现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即蒙加被,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及业消障尽,福增慧朗等。冥感冥应者,过去生中曾修竭诚礼念等行,今生虽未修习,由宿善根,得蒙加被,不知不觉,祸灭福臻,业消障尽等。冥感显应者,宿生曾种善根,今生得蒙加被。显感冥应者,现生竭诚礼念,不见加被之迹,冥冥之中,承其慈力,凶退吉临,业消障尽等。亦冥亦显感而显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显蒙加被,转祸为福等。亦冥亦显感而冥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冥冥之中,承其慈力,获种种益也。了此则知功不虚弃,果无浪得,纵令毕生不见加被之迹,亦不至心生怨望,半途而废。感应之道,微妙难思。略书梗概,以勖来哲。)——《文钞》之《石印普陀山志序》(节录)印光大师 著述

译文 观世音菩萨感应众生的行迹,有明显感明显应,暗冥感暗冥应,暗冥感明显应,明显感暗冥应,也暗冥也明显感而明显应,也暗冥也明显感而暗冥应的不同。

(明显感明显应的意思,就是现生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就承蒙观音菩萨加持保护,而得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以及业障消除完尽,获得福报增长、智慧明朗等等的利益;

\

暗冥感暗冥应的意思,就是过去世中曾经修行过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的行持,今生虽然没有修习,由于过去世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善根,得以承蒙菩萨加持保护,不知不觉中,祸乱消除福报降临,以及获得业障消除等等利益;

暗冥感明显应的意思,就是过去世中曾经种植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善根,今生得以承蒙菩萨加持保护;

\

明显感暗冥应的意思,就是此生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虽然其人没感觉到菩萨加持保护的行迹,而冥冥之中,承蒙菩萨大慈悲神力,获得凶灾退避、吉庆照临、业障消除等等利益;

也暗冥也明显感而明显应的意思,就是过去世中曾经种植过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善根,今生又能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而明显得到菩萨的加持保护,获得转变祸秧为福祉等等利益;

也暗冥也明显感而暗冥应的意思,就是过去世中曾经种植过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善根,今生竭尽诚敬之心礼拜、持念、供养观世音菩萨,虽未见明显的菩萨感应的行迹,而冥冥之中,承蒙菩萨慈悲神力加持,获得种种利益。

懂得了这个道理后,便知道功德不会白白地抛弃,果报不会无缘无故地获得,纵然毕生不见菩萨加持保护的行迹,也会努力修持,不至于心生埋怨,半途而废。

总之,菩萨感应的行迹,微妙而难以思议。在此略微例举大概,以此勉励修学佛法的后辈贤哲。——佛弟子敬译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

以讦为直 以讦为直

以讦为直成语名称以讦为直成语拼音yǐ jié wéi zhí成...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