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印光大师:一切念佛人往生以及不往生之证据(文白对照)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37:22
一切念佛人往生以及不往生之证据原文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了生死。根钝惑厚者,十百千万生,或十百千万劫,犹不能了。此系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论。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惑者,其难也难如登天。任汝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三界内见思惑未尽,决不能出三界外以了生死

一切念佛人往生以及不往生之证据

原文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了生死。根钝惑厚者,十百千万生,或十百千万劫,犹不能了。此系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论。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惑者,其难也难如登天。任汝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三界内见思惑未尽,决不能出三界外以了生死。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西方者,无论根之利钝,惑之厚薄,皆可于现生临命终时,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已,见思烦恼,不断而断。以西方极乐世界境缘殊胜,一一皆能增长人之功德智慧,绝无令人起贪瞋痴者。此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得以通途教理而论。世有深通宗教,不信净土法门者,盖以通途教理,论特别法门也。使彼知是特别法门,则自行化他,莫敢或违矣。张福泉婶母刘氏,生性淳笃,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净等所说而念佛。又加家人助念,故得吉祥而逝,面色转胜于前。逾十四时,通身冷透,顶犹温暖,肢体柔软,蝇不至室等瑞相。按大集经说临终征验偈云,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以人将死时,热气从下至上者,超生。从上至下者,堕落。若通身冰冷,唯顶上热者,必生西方入圣道。眼及额颅热者,生天道。心热者,生人道。腹热者,生饿鬼道。膝盖热者,生畜生道。脚板热者,生地狱道。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无论修持久近,乃至临终始得善友开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声即命终,亦得往生。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及问诸事与哭泣等。由此因缘,破坏正念,遂难往生。以故念佛之人,必须令家中眷属平时皆念。则自己临终,彼等均能助念。又因常说临终助念之利益,及瞎张罗哭泣之祸害。便不至以孝心而致亲仍受生死之大苦。乃得即生西方之大益也。——《印光法师文钞》之《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印光大师 著述

译文

\

释迦如来自成道至灭度,一生中所说的所有法门,都是教导众生修习戒定慧,断除贪瞋痴,和了知虚幻的生死,彻证真实常住的心性。然而众生根机有利有钝,迷惑有深有浅。根机利迷惑浅的人,或许可以就此一生了脱生死,或许二、三、四、五生了生死;根机钝迷惑深的人,十百千万生,或者十百千万劫,仍然不能了生死。这是依照一般通常修行的教法而言的。这是凭借自己修持戒定慧的力量,断除干净贪瞋痴烦烦惑业的情形,这种修持的难度简直是难如登天。任凭你见地高超、功夫深厚、功德广大、智慧过人。如果三界内的见、思二惑未能断除干净,决不能超出三界之外以了脱生死轮回。而只有念佛法门,全部仰仗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愿力,如果有人能具足信心、恳切愿望,至诚恭敬念佛名号,求生西方,无论根机利还是钝,迷惑深还是浅,都能够在现生临终的时候,承蒙阿弥陀佛亲自垂慈接引,往生西方。既然往生之后,见、思烦恼不期望断除而能断除。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境缘殊胜超绝,所有的境缘全都能增长人的功德智慧,绝没有让人生起贪、瞋、痴烦恼的地方。这是释迦如来自成道至灭度一生中所说的特别法门,不可以和通常的教法相提并论。世间有深通宗门、教下和不信净土法门的人,往往是从通常一般的教法角度,来看待特别法门。假使他晓得净土法门是普被三根、疾速成佛的特别法门,他就能自己实行和劝化他人共同求生西方,而不敢有所违逆了。 张福泉的婶婶刘氏,她天生厚道沉稳,这是她过去世修积的善根。等到她病危之后而能相信福泉、宗净等人所说的极乐世界的功德利益,而开始念佛。又加上全家人为她助念,所以得以吉祥往生,气色光华胜过于活着的时候。过了十四个小时之后,全身都凉透了,只有头顶仍然温热,肢体柔软,苍蝇不飞进家里,等等,出现这种种瑞相。按照《大集经·临终征验偈》中开示:“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因为人在临终的时候,热气从下往上的,是超生;从上往生下的,是堕落。如果临终人死后全身冰冷,只有头顶上温热的,是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眼睛以及额头热的,是生天道;心口热的,生人道;小腹热的,生饿鬼道;膝盖热的,生畜生道;脚板热的,生地狱道。 念佛的人,如果临终时一心念佛,不留念、牵挂世间家财儿女,必定可以承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接引往生极乐。无论修持时间长还是短,乃至临终才得到善友的开示,一心念佛。或者只念上十声就命终,也得以往生。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其中第十八愿说:“如果有众生,听到我的名号,能志诚心欢喜信受,求生我国,乃至十念,如果这个人不往生我国,我就不愿成就正觉。”因为这个因缘,平素不念佛的人,临终才听到善友开示,得到大家助念,也可以往生。而平常念佛的人,如果临终被无知的家亲眷属,预先为之擦洗身体、更换衣服,以及追问临终遗言和悲伤哭泣等等,因此触动临终人的情爱心和烦恼心。由于这个因缘,破坏临终人往生的正念,于是就难以往生。所以说念佛的人,必须要让家中亲人平时都要念佛。那么在自己临终的时候,他们就都能助念。又必须要常常开导他们临终助念的功德利益,以及胡乱张罗、哭泣的祸害。便不至于眷属用世俗的孝心而导致亲人不能往生,不至于仍然受生死轮回的大苦,因而最终获得当生往生西方的大利益。——佛弟子 敬译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成语名称以观后效成语拼音yǐ guān hòu xiào...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以蛋碰石 以蛋碰石

以蛋碰石成语名称以蛋碰石成语拼音yǐ dàn pèng shí成...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成语名称以螳当车成语拼音yǐ táng dāng chē...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