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印光大师:境遇不佳的人应当退一步想(文白对照)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08 09:33:59
印光大师:境遇不佳当退一步想(文白对照)译文 如果境况不如意的人,就应当作退一步想,试想世间比我强的人固然很多,然而不如我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求得不受饥寒,何必羡慕大富大贵。乐于顺从命运的安排,在自己遭逢的境缘当中安于满足。这样尚且能够转变烦恼而成菩提,怎么不能转忧愁苦恼为安乐呢?如果疾病缠身的人,应当痛切的认识到这个身体是招致苦恼的根本,要生深切的厌离之心,极力修行念佛法门,志心祈求往生极乐。诸佛

印光大师:境遇不佳当退一步想(文白对照)

译文

如果境况不如意的人,就应当作退一步想,试想世间比我强的人固然很多,然而不如我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求得不受饥寒,何必羡慕大富大贵。乐于顺从命运的安排,在自己遭逢的境缘当中安于满足。这样尚且能够转变烦恼而成菩提,怎么不能转忧愁苦恼为安乐呢?如果疾病缠身的人,应当痛切的认识到这个身体是招致苦恼的根本,要生深切的厌离之心,极力修行念佛法门,志心祈求往生极乐。诸佛如来把苦当作老师,所以才成就无上佛道。我们应当把病当作药,迅速祈求出离轮回苦海。要知道具足缠缚的凡夫,如果没有贫苦疾病等等的苦难折磨我们,将会天天奔忙于声色名利的场所,而不知道停息。谁又肯在人生得意显赫的时候,回过头来做身坏命终之时会沉沦恶道之想呢?

\

孟子说:“上天如果将要交付重任给一个人的之前,必定会用苦难来磨练他的意志,用辛勤的劳动来强健他的体魄,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遭受种种颠倒困难,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所以说上天成就人的福报、才德往往多从逆境,而我们人对于上天的种种磨练、考验应该恭敬的承受。不过孟子所谓的大任,只是世间的爵位而已,尚且须要如此的辛勤劳作,才可不辜负上天的恩德。何况我们处境卑微的凡夫,想要上求佛道,下化法界有情众生。倘若不稍微借挫折使之贫苦患病,便会使凡夫的烦恼天天增长,净土功业难以成就。而迷失违背自己的真如自性,永远沉于三恶道中。直至无有尽头之际,想要求得出离都没有机会了。

古大德所谓:“不经过一番透彻骨髓的严寒,怎么见到梅花争奇斗艳的芳香”。就是这个道理啊。因此,只应该志诚恳切的念佛来消除过去的业障,绝对不能生起烦躁、怨天尤人的心,说因果虚幻,佛法不灵。要知道我们人自从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说:假如凡夫造作的恶业有体相的话,十方虚空,都不容纳得下。岂是漫不经心的修持,就可以消除干净的吗?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两个国土的教主,痛惜怜悯我们众生没有能力断除惑业,出此轮回,因此特别设立了这一个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带业往生的念佛法门。这样宏大慈悲之心,纵然是天地和父母的恩德,也不能够达到佛的恒河沙恩德中一粒小沙子那样大。所以只可常生惭愧心,生忏悔心,自然可以承蒙阿弥陀佛加持保护,业障消除而身心安泰啊。

又如果病苦很深重,不能忍受的人,应当在早晚念佛回向之外,专心致志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观音菩萨分身于多如微尘数的无量世界,寻觅凡夫苦难的声音为之救拔。因此人在危急的时候,如果能够受持菩萨圣号,菩萨没有不随着众生的持诵之感,而来显、冥回应的,慈悲护佑,让我们脱离苦恼而获得安乐啊。

原文

\

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如此忧劳,方可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则凡惑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出无期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者,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尽也?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法门。其宏慈大悲,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只宜发惭愧心,发忏悔心,自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耳。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文钞》之《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蛋碰石 以蛋碰石

以蛋碰石成语名称以蛋碰石成语拼音yǐ dàn pèng shí成...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成语名称以螳当车成语拼音yǐ táng dāng chē...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成语名称以荷析薪成语拼音yǐ hé xī xīn成语...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