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印光大师-病中当作死想是念佛治病的关键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07 09:40:51
印光大师:病中当作死想是念佛治病的关键在《念佛四十八法》中,还有“病中持名”一法,现摘录如下:病者,死之机也。死者,凡圣净秽之关也。病中当作死想,勤念佛名,决定带死,必有光明接引,遂我往生之愿,若于病上略一停想,则一切爱恋、恐怖、烦恼安排种种杂念一齐现前,生死关头如何济事?昔有一僧病甚,呼“啊耶”,自觉其非,即念阿弥陀佛,如是痛不自止,一声“啊耶”,一声“阿弥陀佛”,昼夜不绝。病愈谓人曰:“我病中
印光大师:病中当作死想是念佛治病的关键在《念佛四十八法》中,还有“病中持名”一法,现摘录如下:病者,死之机也。死者,凡圣净秽之关也。病中当作死想,勤念佛名,决定带死,必有光明接引,遂我往生之愿,若于病上略一停想,则一切爱恋、恐怖、烦恼安排种种杂念一齐现前,生死关头如何济事?昔有一僧病甚,呼“啊耶”,自觉其非,即念阿弥陀佛,如是痛不自止,一声“啊耶”,一声“阿弥陀佛”,昼夜不绝。病愈谓人曰:“我病中念‘啊耶’,念‘阿弥陀佛’,今病好,阿弥陀佛尚在,啊耶二字不知何往矣!”善哉,此病中之精进者也。请注意,“病中当作死想”,是念佛治病的关键。印光大师说:“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摩诃止观》卷二也说道:“若坐疲极,或疾病所困,或睡盖所覆,内外障侵夺正念心,不能遣却,当专称一佛名字,惭愧忏悔以命自归。”净土宗的教导是先出离,往生净土,待留学毕业后,乘愿再来,救度众生。由此,把疾病彻底放下,一心念佛,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仅为治病而念佛,虽也能收到好的效果,但心有挂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人在病中,还可念观世音菩萨,以助治疗。印光大师说:“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念佛也是养气调神之法。印光大师解释说:“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

\

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消灭则心归于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说到身心疾病,印光大师有如下的论述:“大觉世尊,善治众生身心等病,善使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心病者何?贪嗔痴是。既有此病,则心不得其正,而逐情违理之念,炽然而起。此念既起,必欲遂己所欲,则杀盗淫之劣心,直下现诸事实矣。所谓由惑造业,由业招苦,经尘点劫,无有了期。如来愍之,随彼众生之病,为之下药。为彼说言,贪嗔痴心,非汝本心。汝之本心,圆明净妙,如净明镜,了

\

无一物;有物当前,无不彻照。物来不拒,物去不留;守我天真,不随物转。迷心逐境,是名愚夫;背尘合觉,使入圣流。人若知此,心病便愈。心病既愈,身病无根;纵有寒热感触,亦无危险。”需要强调的是,同其他法门一样,念佛治病并不排斥医药。印光大师也说:“凡人有病,可以药治者,亦不必决不用药。”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成语名称以资切磋成语拼音yǐ zī qiē cuō成...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