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印光大师关于心经,大般若经的开示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07 09:39:00
大般若广约佛法众生法,以明心法,有六百卷之多。此经略约心法,以明佛法众生法。文仅二百六十字,而十法界因果事理,无不毕具。以约摄博,了无遗义。若约而言之,则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二句,复为全经枢纽。再约trong> ◎以下论心性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本。虽在昏迷倒惑具缚凡夫之地,直下与三世诸佛,敌体相同,了无有异。故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诸佛究
般若广约佛法众生法,以明心法,有六百卷之多。此经略约心法,以明佛法众生法。文仅二百六十字,而十法界因果事理,无不毕具。以约摄博,了无遗义。若约而言之,则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二句,复为全经枢纽。再约

\

而言之,只一照字,便可法法圆彰,法法圆泯。彰泯俱寂,一真彻露。诚可谓如来之心印,大藏之纲宗,九法界之指南,大般若之关键,义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
(正)心经浅解序\

trong> ◎以下论心性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本。虽在昏迷倒惑具缚凡夫之地,直下与三世诸佛,敌体相同,了无有异。故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诸佛究竟证得,故其功德力用,彻底全彰。凡夫全体迷背,反承此功德力用之力,于六尘境,起贪嗔痴,造杀盗淫。因惑造业,因业感苦。惑业苦三,互相引发。因因果果,相续不断。经尘点劫,长受轮回。纵欲出离,末由也已。喻如暗室触宝,不但不得受用,反致被彼损伤。迷心逐境,背觉合尘,亦复如是。如来悯之,为说妙法。令其返妄归真,复本心性。初则即妄穷真,次则全妄即真。如风息波澄,日暖冰泮,即波冰以成水。波冰与水,原非二物。当其未澄未泮之前,校彼既澄既泮之后,体性了无二致,相用实大悬殊。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若唯仗性德,不事修德,则尽未来际,永作徒具佛性,无所恃怙之众生矣。故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夫五蕴者,全体即是真如妙心。但由一向迷背,遂成幻妄之相。妄相既成,一真即昧。一真既昧,诸苦俱集。如风动则全水成波,天寒则即柔成刚。照以甚深般若,则了知迷真成妄,全妄即真。如风息日暖,复还水之本体耳。故知一切诸法,皆由妄情所现。若离妄情,则当体全空。以故四大咸失本性,六根悉可互用,所以菩萨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眼根作耳根佛事,耳根作眼根佛事。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水火不能焦濡,虚空随意行住。境无自性,悉随心转。故楞严云:若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乃照见五蕴皆空之实效也。归者归投、归还,即返照回光,复本心性之义。然欲返照回光复本心性,非先归心三宝,依教奉行不可。既能归心三宝,依教奉行,自可复本心源,彻证佛性。既得复本心源,彻证佛性,方知自心至宝,在迷不减,在悟不增。但以顺法性故,则得受用。违法性故,反受损伤。而利害天渊迥别耳。(正)归心堂跋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