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八蚌寺犹如旧梦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09-27 09:33:49
八蚌寺犹如旧梦

八蚌寺犹如旧梦

\

唯色

  我似乎是被长长的、远远的几声法号唤醒的。寺院的法号,陌生如天籁,低沉如叹息,更如某种深远的召唤,深远的警示。唯有在寺院,才会听见这样难忘的声音。  这时,天刚拂晓,我轻轻地推开小屋的门,穿过半明半暗的走廊,来到一座露天平台上。平台实则是由两个不引人注目的空格构成的简易厕所,甚为宽敞,四周是半人高的木栏,因高高地悬置于半空,竟无丝毫异味,平添别样的风趣。  凉气袭人,露珠滚落,晨光渐渐地廓清环抱着寺院的整个天地。凭栏远眺,真是一派好风光啊。且不说山峦起伏,一片青翠,萦绕着白纱似的薄雾,单就其间整整一面山坡上,是依坡而筑、错落有致的僧舍,平顶方形,红白相间,每一扇门和窗户或合或开,宛如经书上某些工整中带有细微之变的美丽字样;远处小道上,有两、三个红衣僧人正轻盈地走着,微风拂开袈裟,犹如蝴蝶展翅。  多么令人喜悦的景象啊!但愿时光倒流,但愿此时是彼时,但愿我看见了往昔的八蚌寺。在我的心中,因为眼前的景致如此和谐,浑然天成,竟恍然觉得所谓的永恒,至少在这里是可能的。说起来,最早的时候,之所以会在这里建寺盖庙,正是有高僧独具慧眼,看出了据说如“三象戏水”的好风水。“风水”是古代汉人对周遭地理形势的一种说法,西藏人称之为“萨虚”——“萨”为“土地”,“虚”为“观察”,合起来的意思是“观察土地”。  事实上,所有寺院的位置,不仅有着地理上的美学意义,更极具深厚的宗教内蕴。在广大信徒看来,这些或者宏伟或者简朴的建筑都是真实不虚的净土,它们使西藏成为一个完全佛化的乐土。我相信,譬如八蚌寺,固然座落在“三象戏水”的中心,同时,这个地方一定深藏玄机,就像噶玛噶举最大的主寺——楚布寺,位于古老的经书中被认为是“上乐金刚的坛城”的中心;还有,被八瓣莲花环绕的布达拉宫,正是巍然屹立在观世音菩萨的净土上。  啊,往昔的八蚌寺辉煌无比,光芒万丈,照耀藏东乃至整个雪域高原,是否正缘于这片吉祥而瑰丽的“萨”?以至得名“八蚌”,它的含义便是财富集中、人杰地灵的意思。  但我也知道,“萨”或者大自然,对于潜心修行的人,对于朝圣者或居住者,甚至对于观光客,均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力。尤其是那些殊胜之处,更是有助于开拓人们潜伏的心智,使其获得相似的辽阔、纯净和清明;然而,它绝对不是唯一的、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许多人以为只要返朴归真,只要回到大自然——这是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便能够得到平静、祥和、快乐,其实不尽然。因为真正的实相并不在那里。可真正的实相在哪里呢?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吗?这一世司徒仁波切这样说道:  心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由于心的净化,一切都变得纯净。由于心的清明,一切都变得清楚。由于心的存善,一切都变得美好。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我们的自心。  那么,是否如此?——比如“香巴拉”,它究竟是否地理现实并不重要。它实际上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转向内心,让心在无住的状态中,我们就会找到它。  在西藏古老的典籍中有这么一句话:  念经,放牛,你就会找到空行之预言……  更何况,“萨”也会流转,汉人不是有句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然而在流转之中,又会发生什么呢?  就说八蚌寺,当天光大亮,我走下平台,独自在寺院内漫步着,我看见了什么?其他不说,在一扇色彩剥落、木质疏松的大门的檐上,赫然贴着一幅显然是文革时期的标语: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尽管是写在白纸上的黑色字迹(“万”与“无”还是繁体的汉字),尽管已是残缺不全,却如烙印一般,又如入木三分,紧紧地贴在门檐上,高悬在每一个由此经过的人的头顶上,格外醒目,令人心惊。  我独自在寺院内走着。其实我依然是在我们停宿的院子里转来转去。它很大,显然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后来我才知道,它包括了主要的佛殿、诵经堂、护法殿和主要的活佛私邸。但我没遇上几个人。此时辰光尚早;最主要的是,和我们经过的寺院一样,这里也刚结束夏安居不久,大部分僧人已下山作短暂的云游去了。  我说过,这座大院有一种类似于迷宫的效果;当我从底层旋转似的往上走时,这种感觉愈发强烈。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数不清的楼梯和走廊,以及数不清的紧掩着门或罩着帘子的房间。这些楼梯宽大,结实,却油腻而光滑,大概是长久以来,滴满了信徒们手上擎着的灯里的酥油。走廊很长,起先还有栏杆,忽然一个拐弯,两边都是高高的墙壁了。有些上面绘着彩色的图画,有些则是一片空白。  有趣的是,这些画里多的是美丽的山水,其中穿插着花卉、云朵和各种禽鸟,它们的样子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十分奇特。由于越往里走,光线渐渐暗去,墙上的画竟悄悄地生动起来,尤其是那原本就异样的禽鸟,似乎正斜斜地飞向一个不可知的地方。这使我几乎是贴着墙根在走,目光游来移去,竭力地捕捉着在明与暗的作用下产生的魔幻之变,以至差一点摔下楼去。这时,我才发现我竟然走到了多高之处,再拾梯而上几阶就可以看见碧蓝的天空了,而墙壁似乎是突然消失的,莫名地,这里就出现了一截断面。往下望,深深的地面上堆放着刚刚刨开的木头,木花散落一地,隐约可闻淡淡的清香,但没有人干活,像是才离去不久,显得十分寂静。蓦然间,我觉得一股惆怅袭上心头。  往昔,这偌大的迷宫似的建筑也是如此寂静吗?

  我继续在这迷宫里转游着,直至听得一阵诵经声不知由何处悠悠地传来。这是一个孩子稚嫩的嗓音,细细的,如鸟儿在春天里鸣啭;因为念的是经文,又如一首古老的歌,曲调优美而典雅。虽说我很熟悉这样的曲调,但从未听过哪个孩子独唱似的吟咏过。它声声入耳,叩人心弦,却恍若隔世,我已不解其意。  我不自禁地,如重返曾经有过的以往一般,被它带着,穿过重重楼梯和走廊,来到了一间屋子中的屋子。诵经声戛然而止。一位年长的僧人替我掀起厚重的门帘。于是,我看见了那个孩子,是个相貌清秀、唇红齿白的小男孩,正盘坐在一张靠墙的藏式木床上;一叠经书如叶,一片片地散放在他面前的小书架上,一旁还搁着手鼓和铃。他上着金黄色的绸衣,下裹绛红色的僧裙,且自有一份不寻常在神情之中。我知道,我见到了一位小活佛。  我记得这屋子不算大,却极高,以至那绘满大朵祥云的天花板,在穿过密如蜂巢的方格小窗的阳光的烘托下,如同一片高高的天空。我还记得,在屋子中间,那康区独有的拼成一排的三个原木方桌上,放着一盆红红的炭火。 孩子,不,小活佛的双手一直交握着,只是在我行礼时,才把手放在我低垂的头上。我感觉着那只小手的重量和温度,若有若无,这已经足够了。可他还说了几句话,不,是念了一段经,因为念经和说话的音律迥然不同,一听就明白。一定是祝福的经。尽管我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按照西藏佛教的说法,只是孩子的身形里藏着一个古老的灵魂,但我还是被这充满童音的祝福深深地打动了。  一旁侍立着的僧人告诉我,小活佛是八蚌寺四大活佛转世系统中,被尊为温根活佛的一支,是目前八蚌寺里唯一的活佛。今年九岁。父母是寺院附近的农民。据说,他的母亲在怀他时,梦中出现过狮子、日月等许多吉兆,而他出生才一个月就会大声地念诵真言,邻居以及过路的人都有耳闻。与此同时,远在国外的司徒仁波切已对温根活佛的转世作了详细的预言,包括灵童双亲的名字,转世的所在方位,等等。四岁时,曾回到八蚌寺的司徒仁波切正式给他穿上了袈裟。  这是不是很像一个传奇故事呢?西藏人却对此从不怀疑。类似的故事很多,不论是在民间中流传,还是在书籍上记载,西藏人相信:这是真实的,甚至没有比这更真实的,能够称之为事实的事实。在我正读着的那本美妙的传记中,也多次提起过噶mb们在婴幼儿时期就有的种种灵异的表现,他们超人的智慧,惊人的直觉能力,以及对于周围环境的物理作用,在我前面所摘录的文字中已经反映得相当清楚。如何去理解呢?尤其是,对于那些把物质世界当作全部生活内容的人,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时候,一位头上扎着黑穗、身穿灰色藏袍的中年人走进屋里。他身材高大,体魄健壮,有着纯朴而笨拙的农夫的气质。喇嘛介绍说,他就是小活佛的父亲。看得出来,他为此而颇感自豪。我指着相机,表示想为他们父子照一张相,他很是高兴,说了句什么,就匆匆地走了。小活佛笑了,说父亲这是叫哥哥们去了。这是我第一次听见小活佛说话。不一会儿,父亲来了,果然带着两个男孩。想不到的是,两个男孩都是僧人装束。原来,这位有着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的男人,还在小儿子尚未认证为活佛之前,已经让两个儿子出家了。在西藏,家中有一人为僧很平常,可所有的男孩全都出家就不太多了,虽然是再好不过,非常荣耀,可又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呢?  镜头里,父亲老老实实地坐在边上,三个将终生与佛相伴、不从俗世之流的孩子目光清澈,微微含笑,当然,我们的小活佛似更多一份天然的成熟。拍完照,我便双手合十,向小活佛告辞。喇嘛说过,他每天的时间排得很满,大半用于学习,少有玩耍的时候。  走出这间高高的屋子,我又听见了那稚嫩的诵经声。  在像是永远也走不完的走廊上,我遇见了我的同伴们。他们正由喇嘛带领着,井然有序地参观或礼拜着,这就避免了我所感觉的迷宫和迷宫带来的晕眩。我赶紧加入到队伍之中。有人打趣道:你以为自己是一个历险者吗?  当然,我悄声说。不过我是一个寻幽访古的历险者。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成语名称以血洗血成语拼音yǐ xuè xǐ xuè成...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言徇物...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成语名称以规为瑱成语拼音yǐ guī wéi tiàn成...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语名称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成语名称以观后效成语拼音yǐ guān hòu xiào...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