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中华禅学的未来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08-20 09:40:26
禅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虽然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广泛,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坦率地讲,禅学已经不再具有种族和区域的色彩,而成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全人类的有识之士,都可以从禅学中获得教益,体会人类共同的理想。佛学源于印度而禅学则兴于中国,中华禅学的历史成就,为世人所注目。值此禅学热方兴未艾之际,如何在世界禅林,保持中华禅学的应有的地位,重温先哲的光荣,回应时代的召唤,是当代中华学子

禅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虽然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广泛,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坦率地讲,禅学已经不再具有种族和区域的色彩,而成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全人类的有识之士,都可以从禅学中获得教益,体会人类共同的理想。

佛学源于印度而禅学则兴于中国,中华禅学的历史成就,为世人所注目。值此禅学热方兴未艾之际,如何在世界禅林,保持中华禅学的应有的地位,重温先哲的光荣,回应时代的召唤,是当代中华学子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

禅学的价值,在于对偏执的扬弃,而使人类思维走上心物均衡、色空不二的道路。通俗地讲,禅代表着一种高级的思维模式;换而言之,它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禅修是人的天性,修禅则是对它的强化。禅学的作用在于使人们从两难的思想困境中游离出来,进入真如不二的新天地。

禅学的生命在于标新,标新的基础在于融合。唯有融本合源才能继往开来。如果溯源的话,我们不难在许多先哲的论述中,发现禅学的萌芽,只不过没有象《坛经》那样直接罢了。

发展中华禅学,应该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坦诚的心智,开拓禅学的未来。根据个人肤浅的体会,说点看法,祈请各位老师指正。

\

(1)提高自身的禅学素养

禅学不立文字,并非没有文字,不假修持,绝非一蹴而就。切不可浅尝辄止,把个人的主观意愿,运命浮沉同禅学揉合在一起,不肯做踏实平易的修持工夫,这样于人于学均无益处。学在禅时,禅为学;禅在学时,学为禅。因此,在禅学的普及上,应该强调禅学本身是一门高深却又源于平易的学问,而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渲泻。

(2)走与中国传统共进之路

中华禅学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但毕竟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土壤,根深方能叶茂!学者的视野应该宽广一些,无需划地为牢。对佛经须切已深研,对其它各家学说也应认真学习,这样才能做到触类旁通,幽明同居。

(3)开悟成务,农禅并举

开悟是禅学的基本内涵,成务则是社会对人提出的现实要求。特别是对于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人而言,物质生活水准仍然很低,尚面临许多严峻的生存问题。因此,我以为各位学人不应沉溺于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应与大众同甘苦,以困难为资粮,做到悟务一贯,劳作与修禅并举。

\

(4)中西一体,携手同行

中学、西学的纷争,我想是可以在禅学中获得统一,而这种统一定会促进禅学向新的领域迈进。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舍此,别无它途。禅学研修的深入,有赖于形成高水平的研修群体。禅学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的成长却需要老一辈的培养,相互启悟,修研相长。(信息来源:摘自《禅刊》)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

以螳当车成语名称以螳当车成语拼音yǐ táng dāng chē...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成语名称以荷析薪成语拼音yǐ hé xī xīn成语...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