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不贪大法,老实念《地藏经》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08-18 09:38:26
不贪大法,老实念《地藏经》不贪大法,老实念《地藏经》  想要好好学佛,一定要从《地藏经》开始。不要想着哪个法门多高深,如果基础没有打好,楼阁建的再好看,也会倒掉。末法时代,人们都片面追求大法,灌顶,大圆满,或者期待开悟。殊不知,大乘之法,是要有基础的。  当年达摩来中国前,他就观察,说东土有大乘气象。达摩为什么不去周边地区,去越南,老挝,缅甸,或者跑去西藏?因为中国有大乘气象。什么叫做大乘气象,就
不贪大法,老实念《地藏经》

不贪大法,老实念《地藏经》

  想要好好学佛,一定要从《地藏经》开始。不要想着哪个法门多高深,如果基础没有打好,楼阁建的再好看,也会倒掉。末法时代,人们都片面追求大法,灌顶,大圆满,或者期待开悟。殊不知,大乘之法,是要有基础的。

  当年达摩来中国前,他就观察,说东土有大乘气象。达摩为什么不去周边地区,去越南,老挝,缅甸,或者跑去西藏?因为中国有大乘气象。什么叫做大乘气象,就是有大乘根器,那这个根器是谁打下的。是中国的孔子和老子,两位圣人。孔子教导的仁义,老子教导的大道,天人合一等。也就是说民风纯熟,就是说人已经教化成善人了。那达摩就来了,来讲大乘佛法,讲更高的法。

  所以要听更高的法,需要根器,需要福德因缘。那《地藏经》,地藏菩萨就是福德因缘的代表。修《地藏经》,就是修福德因缘。千万不能小看这个福德因缘。没有福德,你要开悟,不可能的,你要来度化众生,也不可能。开悟的人,是三朝天子命,七代状元才,要有这个福德。像虚云老和尚,他十七岁就写皮袋歌。从皮袋歌可以看出他的才华,以及悟性。而且老和尚,开悟后,随手拈来,都可以作诗。这个境界了不得。当然,也有人专门分析过老和尚的生辰八字,真的是菩萨再来,他的八字就不一样。

  没有福德,度不了人,有了福德,还要有善缘。所以古人说,修行要聚沙成塔,这辈子修,下辈子接着修。接着修几辈子。虚云老和尚,据说前辈子是明末的憨山德清和尚再来,虚云也是号德清。憨山大师当年去重兴南华寺,虚云和尚也是去重兴南华寺。这些再来人,都是修了好几辈子而成就。憨山大师是明朝的国师,虚云和尚是清朝的国师,光绪和慈禧太后的国师,蒋介石也亲近过虚云老和尚。可见老和尚也是天子命。

  这个《地藏经》要修好,把福德增上,以后违缘就会少,不要想着马上成就,从没有立地成佛的便宜事,不要走捷径。修行不要模仿,看到禅师棒喝,你也跟着棒喝,那个是模仿。是不行的。要自己去体验。以前的禅和子,喜欢模仿,走路袖子一甩一甩,看上去像个老修行。一遇到明眼的人,被对方一问,回答不对。那就露马脚了。那现在人,不甩袖子,开口闭口就是佛教名词,或者某些大德的语录。比如说老实念佛,看破放下,随缘自在,这也是模仿。

\

  修行要踏实,要从《地藏经》开始,一步步的做,持戒修福,好好的把福德培养起来。然后用生命去体验佛法。要修《法华经》,先从安乐行品开始,修《金刚经》,从持戒修福开始。这都是讲基础。现在人往往看不起基础,这是在是大毛病啊。

\

  我以前也曾轻慢《地藏经》,觉得他道理简单,故事而已。这实在是贡高我慢,业障重才有如此想法。修行最容易犯这个毛病。一旦傲慢,就容易着魔障。好比悟达国师,他也是起了傲慢心,而让过去的恶业现前。悟达国师已经修行十辈子了,还受到这个冤亲的干扰。不能不以此为戒。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成语名称以资切磋成语拼音yǐ zī qiē cuō成...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