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常识网
标题

第二十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来源:大悲咒常识网作者:婆薮盘豆 造时间:2019-06-26 05:05:01
第二十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释分别慧品第七之二说一切凡夫及圣人。由通义于一切智修诸德已。十八不共得佛法。谓力等。此法唯佛世尊一人。于尽智生时已至得得修。非于余人。今当说。何者。十八。偈曰。十八不共得。佛法。谓力等。释曰。十力四无畏三念处大悲。是名十八。此中解十力有七义。何者为七。一自性。二分别。三独得

第二十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释分别慧品第七之二

说一切凡夫及圣人。由通义于一切智修诸德已。十八不共得佛法。谓力等。此法唯佛世尊一人。于尽智生时已至得得修。非于余人。今当说。何者。十八。偈曰。十八不共得。佛法。谓力等。释曰。十力四无畏三念处大悲。是名十八。此中解十力有七义。何者为七。一自性。二分别。三独得。四平等。五作事。六次第。七差别。此义应知。此中偈曰。处非处十智。释曰。处非处中智力具十智。偈曰。业力有八智。释曰。于业及果报中智力具八智。除灭智道智。偈曰。定根欲性力。九智遍行道。或十智。释曰。定解脱三摩提三摩跋提智力。转转根智力。种种欲智力。种种性智力。各九智力除灭智。遍行道智力。或十智。或九智。何以故。若执此道共果说名遍行道智力。则具十智。若执不共果。但有九智除灭智。偈曰。世智。于二。释曰。宿住念智力。及死生智力。但是世俗智。偈曰。六十灭。释曰。流尽智力。或六智为性。谓法智类智灭智尽智无生智世俗智。若执唯灭智名流尽智力。其义如此。若执流尽相续中智说名流尽智。力。则具十智。说十智力性已。彼地今当说。偈曰。宿住退生力。于定。释曰。宿住智力。及死生智力。依四定为地。偈曰。所余力。于诸地。释曰。所余八智力。一切地所摄。一切地有十。一谓欲界未至定中间定四色定四无色定。一切十智力。依止剡浮洲界人身起。离佛世尊不出世时。此十种智力。于余人不说名力。但于佛相续说名力。于他有对怨及碍故。不说名力。偈曰。云何。力由此无碍。释曰。唯佛灭一切流及无明习气等皆尽。于一切境界智生无碍是故于佛威力。于余人有碍。何以故。彼欲知此境。于境中智不生故。是故不应受力名。曾闻大德舍利弗弃舍求欲出家人。复次曾闻鹞所怖鸟。大德舍利弗。不能知其受生初及受生终。如此由智无对怨及碍故。佛世尊心力。如境界无有边际。若心力如此。身力云何。偈曰。身那罗延力。释曰。复次有余师说佛世尊身那罗延力。偈曰。或节节。释曰。有余师说。于一一节中具那罗延力。大德说。如佛心力无边际。佛身力亦尔。何以故。若不尔。此身则不堪受无边际智力。何以故。一切佛世尊独觉转轮王。节节中有龙结锁钩骨故。那罗延力其量云何。偈曰。百增。象等七种力。释曰。人道中百香象力敌一白象王力。百白象王力敌一摩诃诺那力。百摩诃诺那力敌一钵娑建提力。百钵娑建提力敌一婆郎伽力。百婆郎伽力敌一遮[少/(兔-、)]罗力。百遮[少/兔]罗力敌一那罗延力。如此百百增。香象白象。摩诃诺那。钵娑建提。婆郎伽。遮[少/兔]罗力。成那罗延力。有余师说。二倍此力名那罗延力。随转增为胜。何以故。佛力无量故。偈曰。此触入为性释曰。此身力应知。触入为自性。是四大胜类所造色。异七种触。余师说如此。偈曰。无畏有四种。释曰。依经文说。无畏有四种。偈曰。前二初十力。后二第二七。释曰。处非处智力。如第一无畏。如经言。我今已成三若三佛陀。广说如经。应知是第一无畏。流尽智力。如第二无畏。如经言。我今诸流已尽。广说如经。应知是第二无畏。属业智力。如第三无畏。如经言。是我所说。于弟子众。与障碍相应法。广说如经。应知是第三无畏。遍行道智力。如第四无畏。如经言。是我所说。于弟子众。为出离生死诸净品道。广说如经。应知是第四无畏。如此四法。应知是四无畏。无畏以无怖为性。云何说。智慧为无畏。由此四法故。诸佛于大集中。无复疑心故。说彼名无畏。此无疑是智慧所成故。于智说无畏非智。此四显何义。显自利利他义。前二是自利。后二是利他。复次此四唯是利益他事。能除说者垢及所说垢故。说四无畏已。念处者。由弟子众差别故有三。如经说此念处。偈曰。三念念慧性。释曰。此三念处念慧为性。是时若弟子众。恭敬心听及修行。不恭敬心听及修行。复有具二。于中佛世尊无爱欲心。无嗔恚心。无杂污心。云何说此三。为佛不共得法。此三显如来习气灭尽。复次若自弟子众。于师教恭敬受行。不恭敬受行。及具二事中。喜忧等事。如于佛一向不生。于他不尔。此三不生。于佛是希有法。余人则无。故立此法为不共得。大悲今当说。偈曰。大悲世俗智。释曰。大悲以世俗智为性。若不尔则不应成缘一切众生为境界。亦不得以三苦为行相。譬如声闻悲。云何名大悲。偈曰。由资粮行相。境平等最上。释曰。一由资粮大。能生长大福德智慧资粮故。二由行相大。以三苦为行相。缘众生起故。三由境界大。通缘三界众生为境故。四由平等大。于一切众生平等起利益事故。五由最上大。无余悲上此故大悲与悲有何差别。偈曰。差别有八种。释曰。一性差别。由无嗔无痴为性故。二行相差别。由一苦三苦为行相故。三境界差别。由缘一界三界为境起故。四地差别。由依四定。第四定为地故。五相续差别由依声闻等相续。佛相续生故。六至得差别。由离欲欲界有顶所得故。七救济差别。由欲救济欲成救济故。八悲差别。由不同同悲故。已说诸佛由十八法不与他共。为与诸佛一向共不。与诸佛有共不共。此云何。偈曰。由资粮法身。及行他利益。一切佛平等。非寿姓量等。释曰。由三因缘。一切诸佛一切平等。一因圆满平等。由昔行福德智慧资粮同圆满故。二果圆满平等。由所得法身同具足成就故。三利益他平等。由对背证转利益他事同究竟故。由此三义诸佛平等。不共者谓差别。由寿命种姓身量等。所成寿命有长短。前世后世生有异故。婆罗门刹帝利种不同故。迦葉波瞿多摩等姓不同故。身量光明有大小故。等言者。法住身坏不坏等故。如此由随时生。故有差别。若聪明人。思惟诸佛三种圆满胜德。于佛世尊所。必能得生最极爱念尊重之心。谓圆满因胜德。圆满果胜德。圆满恩胜德。此中圆满因胜德有四种。一一切福德智慧皆数习行。二长时行。三无间行。四尊重行。圆满果胜德有四种。一智胜德。二断胜德。三威力胜德。四色身胜德。圆满恩胜德有四种。谓永解脱三恶道生死恩德。或安立善道及三乘恩德。智胜德复有四种。一无师智。二一切智。三一切种智。四无功用智。断胜德亦有四种。一一切解脱障灭。二一切定障灭。三一切智障灭。四永时灭。威力胜德亦有四种。一于外尘化生转变愿成合散自在威力。二于寿命舍取安自在威力。三于障及虚空最远最速行。于少令多入自在威力。四种种自性希有法圆德威力。威力胜德复有四种。一难化能化。二答难必能断疑。三立教决定出离。四能制伏恶魔外道等。色身胜德有四种。一大相胜德。二小相胜德。三力胜德。四金刚真实骨身胜德。诸佛胜德若。总说有如此等。若分别此胜德差别。则无有边。此胜德唯有诸佛如来。能具知具说。若诸佛如来。摄持寿命无数阿僧祇劫。说乃可尽。如此诸佛如来。是无边希有功德。智德断德恩德。大宝之池。凡夫众生。由自德贫乏。损害信乐。虽证闻如此等圆满胜德。于佛不起尊重心。于如来正法亦尔。若聪明人闻此功德。起归依心彻于骨髓。于佛正法亦尔。此人由一向净信心。则已制伏不定报恶业聚已。受人天道吉祥乐报。最后趣般涅槃为胜。是故诸佛如来出世。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由能生不空可爱胜疾善后果故。云何得知。佛世尊自说偈以显此义偈曰。

若人当来世于佛行少善

受诸天生已必得不死足

说诸佛如此等不共德已。偈曰。有余佛法共。弟子及凡夫。释曰。诸佛如来有功德。与弟子共得。或与凡夫共得。是何功德。如次第。偈曰。无诤及愿智。无碍解等德。释曰。诸德谓无诤三摩提愿智。四无碍解。通慧定无色三摩提。无量解脱。制入遍入等。此中无诤三摩提者。有诸阿罗汉比丘。已知众生众苦是惑所生起。欲令自身于他成无上福田。欲制伏他缘自身烦恼生起。生如此相智。由此智他人不得生起一切种诤。由此智无有他人缘观行人。或起欲心。或起嗔心。或起高慢心等由此正行。必不发动随余一人所应起烦恼。故名无诤。此三摩提体相云何。偈曰。世俗智无诤。释曰。此是三摩提自性。谓世俗智。偈曰后定。释曰。后定谓第四定最后分。此定虽通以第四定为地。但是乐速智。偈曰。不坏法。释曰。但于不坏法阿罗汉相续中生。非余阿罗汉。何以故。余阿罗汉于自相续。有时不能令离余诤生起。偈曰。人道生。释曰。此定在人道中修得。唯于三洲。此定缘何境生。偈曰。未生。欲有类或境。释曰。未来欲界有类。或为此定境。愿他诸惑勿生依此门生故。无类惑者。不可遮离诸遍行惑。缘具界地生起故。如说无诤。偈曰。愿智亦如此释曰。此亦世俗智为性。依后定为地。依不坏法相续生。于人道修得。若尔差别云何。偈曰。但缘一切境。释曰。愿智缘一切法为境起故。此异于彼无色界法。由愿智不可证知。虽然由等流行差别。则可比知。毗婆沙师说。此中行田人为譬。愿智所修法门云何。是自己所求欲知众事。为此故入远际第四三摩提。愿我必知此事。即于此事如实而知。随此定近远行力知近远亦尔。偈曰。于法义方言。巧辩无碍解。释曰。无碍解有四种。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方言无碍解。四巧辩无碍解。此无碍解。应知如无诤三摩提。云何如依不坏法相续生。于人道修得。此二同彼境界地。自性差别说此异彼。偈曰。前三名义言。次第无碍解。释曰。于名句字聚中。于义中。于言语中。不可回转智。是名法义方言无碍解。次第应知。偈曰。第四中理脱。于言道自在。释曰。不可回转智此言流。中理离障失言。中定道自在显现中。不可回转智。说名巧辩无碍解。偈曰。此缘言道境。释曰。正说及道。是此智境界。偈曰。九智。释曰。此解以九智为性。谓巧辩道自在无碍解。除灭智。偈曰。一切地。释曰。此解依一切地起。谓欲界乃至有顶。由缘言道随一为境故。偈曰。十或六义解。释曰。义中无碍解。若以一切法为义。此解以十智为性若唯涅槃为义。但以六智为性。谓法智类智灭智尽智无生智世俗智。偈曰。遍处。释曰。此义无碍解。依一切地起。偈曰。余世智。释曰。所余法方言二无碍解。以世俗智为性。缘名句等言语为境故。偈曰。欲界定法解。释曰。法无碍解有五地欲界及四定所摄故。于上无名等聚故。偈曰。于言欲初定。释曰。方言无碍解。依欲界初定为地。于上无觉观故。于分别假名论中。分别四无碍解云。于名句字中。于彼所目义中。此义一二多三时男女等差别说中。此说无障失中。不可回转智。名法等无碍解。是故彼次第得成。方言者。因理释言。譬如由有碍故名色等。言于立破胜言说名巧辩。余师说。此四无碍解。算数佛世尊言声论因缘论。次第是此四解。先加行法门。何以故。若人于四处未修明了加行。不能得生此解。有余师说。于佛世尊正法中。彼一切加行。皆圆满成。若人得一。是人必定具得四。何以故。偈曰。若不具未得。释曰。若得彼不具足不可说。此人得四无碍解。是所说无诤等功德。偈曰。六远际定得。释曰。此六由远际定力所得故。说彼为远际定。偈曰。此六。释曰。是第四定名远际。六法为体。谓无诤三摩提愿智三无碍解。及远际三摩提。方言无碍解。虽由远际定力得。不依第四定为地起。是故不取。何法名远际三摩提。偈曰。最后定。随顺一切地。此至增究竟。释曰。此定唯以第四定为地。云何随顺一切地。先从欲界善思心入初定。从初定入二定。如此次第。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定。复次从非想非非想定。次第逆修。乃至至欲界心。复次从欲界心。更次第顺修。乃至第四定。如此修随顺一切地。云何名至增究竟。如此修第四定。从软修中从中修上。此三更各分为三。故成九品。最后品名至增究竟。如此定名远际定。际者或差别为义。或增极为义。譬如四际及实际。如此。六功德。偈曰。唯佛。非行得。释曰。异佛所余诸人。必由修行方得。不由离欲得。唯佛世尊。无功德是修行得。一切功德皆是离欲得。何以故。唯一世尊法王。于一切法得自在故。是故一切功德。随如来意欲皆悉现前。如此诸德皆与弟子共得。若通慧等亦与凡夫共得。何法名通慧。偈曰。如意成耳心。宿住死生尽。智证名通解。六种。释曰。如意成境。智证通慧天耳。他心差别宿。住念死生流尽。智证通慧此六名通慧。于中前五与凡夫共得。一切六通慧。偈曰。解脱智。释曰。以解脱道智为性。譬如沙门果。偈曰。此四世俗智。释曰。除他心差别通慧及流尽通慧。余四皆以世俗智为体。偈曰。他心慧五智。释曰。他心通慧。以五智为体。谓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他心智。偈曰。尽通慧如力。释曰。如前所说。流尽智力。此通慧应知亦尔。或六智或十智为体。彼以一切地为依止。应知此亦尔。偈曰。余五于四定。释曰。所余五以四定地为依止。此云何不以无色定地为依止。于中三通慧缘色为境故。不得依无色定地起。他心差别通慧。色门所生故。亦不以无色定地为依止。宿住念通慧。忆持位差别次第所生故。亦不以无色定地为依止。此以处所姓名住等为境界故。若人欲知他心。于自相续先观身心二相。谓我身相如此。心相如此。如观自身心相。于他相续亦起如此相思惟。由此即知他心。是故通慧得生。若此通慧已成不观色。自知他心。若人欲忆持宿住。从前次第观察灭自识相已。如此逆次第思惟诸位差别。乃至托胎心。次由忆持中阴一刹那故。此通已成。如忆持自宿住。忆持他宿住亦尔。若此通已成。亦得起忆宿住。若此事昔已经受。此事是所忆余则非。若尔于他事云何亦如此。若尔云何忆持五净居天宿住。由听闻所曾受故得忆持。若人从无色界退生于此界。由以他相续为依止故。得修无色宿住通慧。所余依止自相续得知。如意成通慧等。观察轻相音声光明。是彼加行。复次此五通慧。偈曰。自下地境通解。释曰。随所依止地。如意成通慧性。由此得行此地及化生等诸物。或于下地非于上地。如此由天耳通慧。得闻自地声及下地声。不得闻上地声。由他心差别通慧。不得知上地他心。由宿住念通慧。不得忆上地宿住。由死生通慧。不得见上地死生。是故依止无色地心。由他心通慧宿住念通慧。皆不得取。由地上故。此诸通慧云何得。若未曾悉由修行所得。偈曰。曾悉离得。释曰。此五通慧。若余生所数习。则由离欲得。若别胜由修行得。一切皆由修行得生。偈曰。第三三念处。释曰。他心差别通慧。三念处摄。谓受心法念处。心及心法为境界故。偈曰。意成耳眼初。释曰。如意成天耳天眼通慧。初念处摄。谓身念处。缘色为境界故。如意成通慧。以四外入为境界除声。天耳天眼通慧。以声色为境界。若尔死生通慧。云何能知如此。如经言。是彼众生与身邪行相应。口意邪行相应。诽谤圣人起邪见。受邪见法及业故。由此舍身命。必受无行恶道堕负黑闇处生。所余广说如经。由天眼不得知。如此有别智。是天眼通慧伴类。于圣人相续中生。能知如此由不决定故。所余通慧以四念处为性此义自成。偈曰。天耳眼无记。余通慧皆善。释曰。天耳天眼通慧。是无记性。此通慧以耳识眼识相应智为体。若尔此二以四定地为依止。云何得成。由随依止地说为彼地。故不相违。眼耳根是此识依止。以四定为地。复次由随无间道立彼地。所余四皆是善性。若尔于分别道理论中云何说。何者为通慧谓善慧。此文或约胜义说。或约多义说。于六通慧中。偈曰。三明得。释曰。宿住念死生流尽通慧。说此三为无学明得。云何唯此三名明得。所余非。偈曰。前际。等无明对治。释曰。此三能次第断除前际后际中际无明故。是故唯三名明得。三中若真实无学。偈曰。最后无学。释曰。流尽证智定是无学。偈曰。二。同名彼续生。释曰。所余二通慧。由生于无学相续中故。说名无学。此二自性非有学非无学。若尔云何不许此二通慧名有学。偈曰。于学不说明。续有无明故。释曰。由佛不说此二通慧是有学法。云何不说。若相续有无明。于中安立明得。则不应理。更为无明所制伏故。于六通慧中。偈曰。一三六是导。释曰。如意成他心差别流尽通慧。此三如次第。即是三导。谓如意成导记心导正教导。此三各从初最能引受化人意故。有增碍心未信心不欲修心。此受化人。由此三起归向心信受心修行心故。说此三为导。偈曰。三中正教胜。释曰。于三导中。正教导为最胜。何以故。偈曰。非不决定故。生善爱果故。释曰。如意成导记心导。由明可作。有明处名乾陀梨。诵此明咒。即能飞行空中。复有明处。名伊叉尼柯。通此明处能知他心。如实正教。不可由别方便作。由此非不决定。故胜前二。由前二导。但能回转事成。由正教导。一能生善果。二能生可爱果。由此能显正方便故胜前二。前已说如意成。此是何法。若顺毗婆沙道理。偈曰。如意成定。释曰。由彼如意事成就故。定名如意成。何事由彼成。应说此事。偈曰。中。行空及化生。释曰。此中行空有三种。一引将身行。二愿成行。三心疾行。此中偈曰。心疾行唯佛。释曰。此行最迅速如心。唯佛世尊有如此行。余人则无。于最远处。由发一行心时即至彼故。故佛世尊说。诸佛境界难可思议。所余二不由说于佛自成。偈曰。余将身愿成。释曰。声闻独觉。有引将身行。如鸟次第引将身行。愿成行者。是极远处。愿令最近故。由此疾彼行。化生如意成有二种。一欲界相应。二色界相应。此中偈曰。欲界化外入四入类二种。释曰。欲界中化生。以色香味触入为体。此有二种。或与自身相应。或与他身相应。偈曰。色二。释曰。色界相应化生。唯以二入为体。谓色入触入。于彼无香味故。此亦有二种如前。如于欲界化生有四种。于色界亦尔。是故略说化生有八。若生色界人。化生欲界物。云何不至得香味。譬如衣及庄严具。无有至得。化生物亦尔。有余师说。彼所生物。唯有二入。为由化生通慧化生诸物。为不尔。非。此云何由通慧果。此是何法。偈曰。由化心。此心有十四。释曰。有通慧果是生化心。能生一切所化物。此心有十四。偈曰。如次第定果。二至五。释曰。初定地通慧果心有二。一欲界地。二初定地。第二定地通慧果心有三。谓欲界初定二定地如此。第三第四定地通慧果心有四有五应知。此义变化心应知。是诸定果属自地及下地。偈曰。非上。释曰。无有上地变化心为下地定果。第二定果欲界变化心。从初定地。彼果由道为胜。偈曰。得如定。释曰。此变化心至得如定至得。为唯从变化心即出观为不。无如此义。是故说此义。偈曰。净定。自生二从彼。释曰。从清净定次第生变化通慧。从变化通慧次第生变化果心。从变化果心生无量变化果心。不从余心生。次从变化果心生变化通慧。从变化通慧生净定。或生变化果心。何以故。若人住定果。不更入本定。无有从定果即出观义。一切所化物。偈曰。由自地化生。释曰。随化生物地。化生心地。则与此同地。何以故。由别地变化心。不能化生别地诸物。偈曰。言说由余地。释曰。由同地心亦得言说。若所化人在欲界。或初定地。由同地心。可得令言说。若所化人在上地。但由初定心令言说。于上地无发起有教业心故。若令多所化人言说。为同为不同。偈曰。与能化非佛。释曰。离佛世尊所化人。余一切人所化人。与能化人俱同言说。若能化人有言说。与多所化人俱同言说。如偈言。

一人正说言诸所化俱说

一人若默然诸所化亦尔

唯佛世尊。如所意欲。或前或后。所化众人。或彼问佛答。或佛问彼答。是时若起言说心。是时即无变化心。应无所化。云何能化人。令所化言说。偈曰。立愿已别作。释曰。由欲令所化久住故。先发化生愿。然后入观。更由别心。发起有教业故。令彼同有言说。为人生在所愿事皆随意成。为死后亦成。偈曰。已死愿事成。释曰。由圣大德迦葉愿力故。骨身住不坏故。知死后愿事亦得成此愿。偈曰。非虚余说无。释曰。若物非坚实。相续不久。于中愿事不成。圣大迦葉。不愿留皮肉等身分故。有余师说。若人已死。无复愿事。若尔圣大迦葉骨身云何得住。由大德弟子诸天威力护持故得住。为由一心化生一物。为由多心化生一物。偈曰。初一由多心。已成翻此能。释曰。初修学时。随一所化物。起多变化心。化生事方成。若化生通慧已成。由一变化心。化生非一物。随量欲化生。为一切变化心皆是无记不。偈曰。修得是无记。释曰。若变化心。是修得果。必定是无记。偈曰。若生得有三。释曰。若变化心。由生得则有善恶无记。谓天龙鬼神等生得变化心所作。或于自身化生。或于他身化生。此九入为性。有色入除声故。不各离根生故。譬如纪美虫及伊师迦草。如意成有二种一修得。二生得。此复有二种。偈曰。意成由咒药。业生故五种。释曰。若略说如意成有五种。一修果。二生得。三咒成。四药成。五业成。业成者。譬如顶生王等及中阴众生。是所说天耳及天眼。此二为是天种类故说天。为如天故说天。此义应思如天耳天眼者。谓菩萨转轮王宝长者。若是天种类耳眼。偈曰。天耳及天眼。清净色定地。释曰。若人入四定。缘音声光明。修加行为方便故。依四定地。四大有二种。清净色起遍耳眼边。为闻声见色依止。由依定地生故。此耳眼是天种类。复次此二。偈曰。等分具恒故。远细等境界。释曰。天耳天眼无非等分。恒与识相应故。无不具根。无盲乱等失故。譬如色界众生。上细障远等色及声。皆是彼境。若肉眼如偈说。远住被障细。遍处色不见。肉眼见对色。天眼则翻此。若由天眼见色。所见色近远云何。随人随眼所见色近远亦尔。声闻独觉佛世尊。若不作功用心。欲见能见一千二千三千世界。若作功用心欲见。偈曰。二三千无数。应供独觉佛。释曰。若大声闻由天眼欲见。作大功用心。能见中二千世界。若犀角喻独觉。由天眼欲见作大功用心。能见大三千世界。若佛世尊。由天眼欲见。能见阿僧祇世界。随佛所欲见。何以故。如智能于法天眼。能于色亦尔。为但如意成有生得。为余亦生得。偈曰。有余生得。释曰。天眼等四亦有生得。一切生所得。不得通慧名。偈曰。眼。中阴非彼境。释曰。是生得天眼不能见中阴众生色。何以故。此色但是通慧眼所见。非生得天眼所见。除彼同类。偈曰。他心智有三。释曰。生得言流。若生得应知三种。谓善恶无记。偈曰。观明咒所作。释曰。不但生得有三种。学伊叉尼柯论。能观相人所得他心智。由思惟分别所成。或由明咒所作。此应知亦有三种。谓善恶无记不如修得一向是善。由生所得他心智及宿住念智。偈曰。地狱初能知。释曰。地狱众生。初受生乃至未为苦受所逼。于中能了达他心。及能忆持宿住。若生住余道。由此二恒知。偈曰。于人无生得。释曰。唯于人道如前所说。如意成等五。无生所得。若尔云何得有自性忆持宿住人。此从业差别所作。何以故。于彼亦有三种。宿住念智。有修得果。有生得。有业所作。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成语名称以进为退成语拼音yǐ jìn wéi tuì成...

最新文章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手机版 网站地图